女人40一枝花 (40 Carats)
美國上映時間:1973.06.28
台北上映時間:1974.06.14
出品:哥倫比亞 (Columbia)
導演:米爾頓卡瑟拉斯 (Milton Katselas)
演員
麗芙鄔曼 (Liv Ullmann) 飾 安 (Ann Stanley)
愛德華亞伯特 (Edward Albert) 飾 彼得 (Peter Latham)
金凱利 (Gene Kelly) 飾 比利 (Billy Boylan)
碧妮芭恩 (Binnie Barnes) 飾 茉德 (Maud Ericson)
黛博拉瑞芬 (Deborah Raffin) 飾 翠娜 (Trina Stanley)
比利格林布許 (Billy Green Bush) 飾 羅傑 (J.D. Rogers)
南西沃克 (Nancy Walker) 飾 瑪姬 (Mrs. Margie Margolin)
唐波特 (Don Porter) 飾 艾格 (Edgar Latham)
蘿絲瑪麗莫菲 (Rosemary Murphy) 飾 克莉絲汀 (Christine Latham)
彩色 / 英語 / 109分鐘
(圖) 彼得 (愛德華亞伯特)意外與安 (麗芙鄔曼)重逢,佯裝問起在希臘之時贈予的戒指。
劇情介紹
古國希臘,名勝各處,安駕車暢行古城之間,好不愜意,不料半途竟遇拋錨,身在荒郊無人聞問。幸有青年彼得路過相助,汽車經檢查乃告故障動彈不得,彼得遂邀安共乘機車。安拘束不願離去,使彼得萌生興趣,漸進慫恿乃卸下心防於海濱戲水。夜晚,彼得將海中拾獲之戒相贈予安,兩人酒酣朦朧,一夜溫存。翌晨,安於睡夢間耳聞船聲,至沿岸揮手求援,未及留下隻字片語,遺下彼得而去。
安在紐約從事房仲有成,前夫比利為電視藝人,經常陷入拮据而來紓困。其晚近之客戶羅傑,身家富有,亦有友好之意,助理瑪姬有意製造機會撮合,惟安礙於年齡不為所動。安之獨生女翠娜青春可人,富異性緣。某夜,彼得受託接翠娜外出,意外與安重逢,驚喜不已,藉與翠娜遊玩之際了解其家庭狀況。
未幾,彼得以租屋為由拜訪安,欲再敘未竟之情,安卻一再迴避,以為年齡懸殊不宜繼續。適巧安之母親茉德路過,彼得自願駕車接送兩人,茉德耳聞此青年身家了得便極有好感,力邀彼得返家一敘,安阻撓未果,深感頭大。翠娜實對彼得不感興趣,兩人話不投機。當晚,羅傑到訪迎安前往晚餐,意外與其家人相談甚歡,恰好比利亦來串門,羅傑見熱鬧一片,心情大好,索性決定宴請大夥。安本欲藉故遠離彼得,豈知無法逃避其盛情,不禁又起漣漪。
比利正處事業瓶頸,得知前妻與羅傑投緣,遂央請安委託羅傑安插職位,惟羅傑須出差而暫未成事。此間,彼得致電邀約,兩人於溜冰場相見,彼得試圖向安表明其真意,惟安卻深受年齡與身份所束縛,不願有所轉圜。彼得心意堅決,開口求婚,終於打動安之芳心,使其願意加以考慮。茉德聽聞安與彼得會面,滿心以為其協助撮合翠娜,祖孫兩人加以探問,卻驚知安竟是與彼得墜入情網。
安攜同羅傑參觀房屋,得知羅傑意在翠娜,大感意外。羅傑坦言兩人情投意合,且早先聲稱出差實皆為與翠娜幽會。安本欲對翠娜加以勸阻,見其一心鍾愛羅傑,乃不再干涉。比利參與之電視節目覓得買主,同時知悉女兒及前妻之戀情,惟仍私心眷戀於安,因而十分抗拒,但見安似已堅定意志,不受他人所動,並自承初次萌生戀愛之感受,比利只得給予祝福。
彼得攜安前往朋友派對,屋中男男女女醉臥橫陳,使安不甚適應,便與彼得至吧台小酌,此間又逢其前女伴搭訕,出言對安加以排斥。彼得眼見安神色尷尬,遂與之轉往咖啡廳,兩人相約於希臘舊地重遊,並決定週末動身。彼得並表示已將婚事告知父親,稱其父樂觀其成,使安放下心中大石,雙方約定赴希臘之前與彼得父母相見。
週末,安接獲約會提前半小時之通知,連忙趕赴飯店拜訪彼得父母,獨不見彼得。彼得之父艾格先行接待,殷勤之間有所暗示,查覺安似易受動搖,即不顧妻子百般勸阻,展開攻勢,欲使其知難而退。彼得隨後而至,卻發現父親竟如此刁難於安,不由得動怒,與父發生齟齬。彼時安匆忙離去,彼得緊追在後,一再說服不成,心知一切努力付諸東流,含淚而去。
翠娜、羅傑同茉德於家中籌備婚禮,見安失魂落魄而歸,甚為愕然。茉德欲加以關心,不得其門而入。未幾比利來訪,感到室中彌漫之低氣壓,方知前妻遭逢困難,乃給予鼓勵,並說服之忘卻年齡桎梏,勇於追求愛情。安受前夫打動,憶及彼得曾言明將按計劃赴希臘,然班機時間已過,旋即改訂機票,收拾行囊。
希臘海濱,景物依舊,安抵達當初汽車拋錨之地,見彼得於機車隆隆聲中而來。
(左)《女人四十一枝花》法國原著劇本。 (影片)《女人四十一枝花》錄影帶版電影預告。
《女人四十一枝花》
本片最初的原型出自法國劇作家搭擋皮耶巴西烈 (Pierre Barillet)與尚皮耶葛雷狄 (Jean-Pierre Gredy)於1966年合著的林蔭道喜劇 (Boulevard theatre)《四十克拉》(Quarante Carats)。1968年,美國女劇作家潔艾倫 (Jay Presson Allen)將之改編為英語版《女人四十一枝花》(Forty Carats),劇情描述一位42歲女性與22歲青年發生的戀情。
《女人四十一枝花》由艾比布若斯 (Abe Burrows)導演,於1968年12月26日於百老匯摩洛斯哥劇院 (Morosco Theatre)首演,當夜的陣容囊括茱莉哈里斯 (Julie Harris)飾演女主角安,馬可聖約翰 (Marco St. John)飾彼得,以及老牌女星葛蓮妲法若 (Glenda Farrell)飾安的母親。本劇在百老匯連演至1970年11月7日,總計780場,相當叫座。
茱莉哈里斯憑此劇獲得1969年東尼獎 (Tony Award)最佳女主角。除哈里斯之外,知名演員瓊愛麗遜 (June Allyson)、瓊芳登 (Joan Fontaine)、莎莎嘉寶 (Zsa Zsa Gabor)都曾接演過本劇女主角。
(左) 安向海邊船隻招手求助,沒有通知睡夢中的彼得,只留下一個吻。 (右) 彼得攜翠娜 (黛博拉瑞芬)撞球消遣,殊不知翠娜是撞球高手,絲毫未將他放在眼裡。
(左) 比利 (金凱利)知悉前妻竟被青年追求,大感意外,試圖阻攔。 (右) 彼得決定週末出發前往希臘舊地重遊,安雖感倉促,仍喜悅答應。
演員、導演簡介
麗芙鄔曼 (Liv Ullmann, 1938~),挪威影劇演員。生於東京,因父親從事航空工程,先後遷居於多倫多及紐約,後返挪威定居。1950年代,她於倫敦的戲劇學校畢業後即投入劇壇,先於挪威以主演易卜生 (Henrik Ibsen)劇作《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中的娜拉 (Nora)一角聞名。後在從影生涯中,嫚始終期望親自將此劇搬上銀幕,惟未能成事。嫚於1957年起陸續演出若干挪威電影,繼而至鄰國瑞典發展。1965年起,她與導演柏克曼 (Ingmar Bergman)曾有一段為時五年的關係,並接連出任多部柏克曼作品的主角,包括《假面》(Persona, 1966)、《羞恥》(Skammen, 1968)等,以其「柏克曼謬思」的身份聞名。
1970年代,嫚有意朝國際發展,先於《夜裡訪問者》(De la part des copains, 1970)等國際性製作中擔綱演出,後轉往好萊塢陸續演出幾部電影,如《失去的地平線》(Lost Horizon, 1973)、《奪橋遺恨》(A Bridge Too Far, 1977),她亦於紐約登台演出《玩偶之家》等劇。嫚稍後返回歐洲,再度與柏克曼合作《面對面》(Ansikte mot ansikte, 1976)與《秋光奏鳴曲》(Höstsonaten, 1978)兩片,並憑前者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此後嫚便在歐洲各國之間拍攝電影,直到1990年代返回北歐,期間曾先後擔任柏林與坎城影展評審。1992年起,她亦開始嘗試導演工作,先後執導六部電影,晚近的作品是《茱莉小姐》(Miss Julie, 2014)。
愛德華亞伯特 (Edward Albert, 1951~2006),美國演員。為著名演員艾迪亞伯特 (Eddie Albert)之子。1965年初次參演電影,後於牛津大學 (Oxford University)就讀心理學。1972年,他藉著戲劇改編的《蝴蝶小姐》(Butterflies Are Free)所詮釋的盲人男主角一鳴驚人,獲得金球獎 (Golden Globe)最佳新進男演員。翌年他再次於舞台劇搬上銀幕的《女人40一枝花》領銜演出。此後於影壇的發展未如預期,亞伯特亦開始於電視圈活動,演出不少影集及電視電影,期間亦在《亡命大獵殺》(The Domino Principle, 1977)、《希臘大亨》(The Greek Tycoon, 1978)等片有重要演出。
1980年代初期,亞伯特陸續主演《天河地獄門》(Galaxy of Terror, 1981)、《替死鬼》(The House Where Evil Dwells, 1982)等低成本的恐怖動作片,後多以演出此類電影為主,間或單元性地參與許多影集。深受其父影響,亞伯特除電影工作之外,亦投身於環保以及美國原住民權益活動。
金凱利 (Gene Kelly, 1912~1996),美國演員、導演、製片及舞者。被譽為影史最偉大的男演員之一。八歲時便曾短暫習舞,就讀賓州州立大學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期間適逢大蕭條,與其弟開始參與舞蹈賽事並於夜總會表演支持家計。後於轉入匹茲堡大學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攻讀經濟期間成立舞蹈工作室招收學員,此事業頗為成功,凱利乃決定成為專職表演者及舞蹈教師,前往紐約發展,並於1938年開始從事百老匯音樂劇之表演及編舞,至1940年,他的才華已備受肯定。
1941年,凱利受好萊塢方面延攬,並成為米高梅 (MGM)旗下演員,首部電影是茱蒂迦蘭 (Judy Garland)主演的《藝人儷彩》(For Me and My Gal, 1942)。1944年,他在《封面女郎》(Cover Girl)一片的表演大受歡迎,聲勢扶搖直上。戰後,凱利有意尋求執導歌舞片的機會,期間曾遭遇短暫瓶頸,主演的幾部豪華歌舞電影叫好卻不甚叫座,直到《出水黄鷥》(Take Me Out to the Ball Game, 1949)一片的成績得來自導自演《錦城春色》(On the Town, 1949)的機會,此片被視為歌舞片的大突破,將凱利帶往生涯顛峰。其稍後的作品《花都舞影》(An American in Paris, 1951)及《萬花嬉春》(Singin' in the Rain, 1952)均是影史最著名的歌舞作品。
1950年代中期,電影業受到來自電視的威脅,歌舞片亦轉趨沒落,凱利此時期的作品成績不若以往,與米高梅的合約持續至1957年終止。1960年代以後,他的電影作品減少,曾主演《柳媚花嬌》(Les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 1967)等片,《仙納杜的狂熱》(Xanadu, 1980)則是他的最後一部電影。然而凱利仍繼續活躍於電視圈,頻繁參與電視節目及影集,其中包括轟動一時的系列紀錄片《娛樂世界》(That's Entertainment!, 1974)等。
碧妮芭恩 (Binnie Barnes, 1903~1998),英國演員。早年曾擔任牛奶女工、護士,後進入歌舞團表演。1929年從影,並與喜劇演員史丹利路比諾 (Stanley Lupino)演出過二十餘部短片。芭恩初時在英國發展,參與的知名電影如《英宮艷史》(The Private Life of Henry VIII., 1933),約在1934年轉往好萊塢,多以演出第一女配角為主,亦曾在多部小型製作擔任主角。芭恩於1940年與稍後轉行製片的足球員法蘭柯維奇 (M.J. Frankovich)結婚,兩人在40年代末遷居義大利,芭恩曾於當地主演兩部影片,並接拍零星英、美製作,至1954年短暫息影。1963年,她一度復出參與了幾部好萊塢電影,在拍罷《女人40一枝花》後正式退休。
黛博拉瑞芬 (Deborah Raffin, 1953~2012),美國演員。在電梯被星探發掘,於1973年從影,先後主演《勇氣》(The Dove, 1974)等片走紅。她領銜主演的電視電影《女獄大怪聞》(Nightmare in Badham County, 1976)在中國上映時造成轟動,使她成為最早訪問該地的西方女演員。1970年代晚期之後,瑞芬主要在電視圈活動,曾演出多部電視電影及影集,如《蕾絲2》(Lace II, 1985)與著名的《高貴之家》(Noble House, 1988),間有電影演出,她曾以《恰似妳的恩情》(Touched by Love, 1980)同時獲得金球獎 (Golden Globe)最佳女演員及金酸莓獎 (Razzie Award)最爛女演員提名。
1985年,瑞芬與擔任音樂製作人的夫婿麥可凡納 (Michael Viner)成立一家有聲書公司「Dove」,事業曾相當成功,惟兩人於1997年將公司出售。
米爾頓卡瑟拉斯 (Milton Katselas, 1933~2008),美國影劇導演。曾於卡內基理工學院 (Carnegi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修習戲劇,曾至紐約旁聽李史特拉斯堡 (Lee Strasberg)授課,並向伊力卡山 (Elia Kazan)毛遂自薦,1954年畢業後即跟隨兩人學習。1960年,卡瑟拉斯首度執導外百老匯 (Off-Broadway)戲劇,頗受好評。1969年,他執導了李歐納傑西 (Leonard Gershe)的劇作《蝴蝶小姐》(Butterflies Are Free),並以此獲東尼獎 (Tony Award)提名,繼而他將此作搬上銀幕,大受歡迎。翌年,卡瑟拉斯與傑西合作改編舞台劇《女人40一枝花》為電影。
1978年,卡瑟拉斯成立比佛利山莊劇場 (Beverly Hills Playhouse),教授表演課程長達三十年,他的學生眾多,包括著名演員金哈克曼 (Gene Hackman)、喬治克隆尼 (George Clooney)、蜜雪兒菲佛 (Michelle Pfeiffer)等。他亦出版過《追夢》(Dreams Into Action, 1997)以及關於比佛利山莊劇場《歡迎來上表演課》(Acting Class: Take a Seat, 2008)。
(左) 彼得向安展示真正的求婚戒指。 (右) 麗芙鄔曼、黛博拉瑞芬、碧妮芭恩分別飾演一家三代女人。
四十克拉的光芒會更亮-淺談《女人40一枝花》
「別去想年紀,把它想像成克拉。妳是顆有很多克拉,閃爍著藍白光芒的鑽石。」金凱利的這句對白,正如鑽石般耀眼而觸動人心,彷彿也使得電影的主旨隨之發亮。本片囊括堅強的卡司,對白妙語如珠的劇本,劇情雖略為通俗,但極富可看性。不過也許是「四十克拉」的象徵性太具份量,使人不由得引頸期盼於它將彰顯的意義,然而在前述一切足以烘托鑽石的條件打造出的展台上,那顆代表中年女子的鑽石卻似乎不如預期亮眼,留下一點美中不足。
本片的母題開門見山地鑲嵌於片名當中:「年齡」不是問題,特別在碰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時,更絲毫不(該)是阻礙。劇中人物也多半巧妙呼應著有關年齡的設計,上至「十二歲的」祖母茉德,中年而有赤子之心的比利,年輕卻老成的彼得,沒有一個與他們的年紀完全相稱。這項安排所產生的笑果自然不在話下,但更主要的功能,在於恰好將女主角的特色-中規中矩,永遠記掛著自己的年齡與身份-突顯出來。這樣的人物通常在一般的故事中不甚顯眼,但在片中卻非常突出。也因此,拜這項特質所賜,當愛情來臨時,她反而是最需要自我突破的一個。
《女人40一枝花》對白幽默睿智,劇情妙趣橫生,主要人物皆有鮮明的人格特質,這幾項優點又與前面談到的堅強卡司相輔相成,形成宛如可以烘托鑽石的光環。一部份大概來自其從前的聲勢,金凱利因而有著強烈的存在感,不過他在此倒不是作為甘草人物,反而較偏重戲劇性的演出,故在劇情的推展方面扮演關鍵的角色。黛博拉瑞芬與碧妮芭恩的戲份不算太多,嚴格說來她們兩位對故事的走向不具太大影響,對增加電影的喜感卻是助益良多,特別是前景正鋪陳男女主角的交流時,這對祖孫往往正在背景拌嘴,使整個畫面充滿空間的立體感,並且鮮活起來。
不過最為鮮明的當屬男女主角麗芙鄔曼與愛德華亞伯特,兩人在片中的戲份吃重,均有寬廣的發揮空間。麗芙鄔曼詮釋循規蹈矩、近乎墨守成規的中年女性,將之偶然發生一段姊弟型的羅曼史以後,手足無措的窘態表現得唯妙唯肖,同時又能將其面對一份真正的愛情之際,內心踟躕的處境刻劃得宜,既富喜劇效果,也兼顧了戲劇性。值得一提的是,在舞台劇版本出任女主角的演員,實際年齡往往要比「安」大上一截,當時只有35歲的麗芙鄔曼在此卻是「超齡」演出,她生動的演技也為自己贏得一座金球獎。
愛德華亞伯特的優勢則似乎拜彼得一角的魅力推波助瀾。這個22歲男子的吸引力不在他的青春,而是非常老成的性格,藉此增添了一份穩重的魅力 (一部份是來自於對比22歲的反差)。他甚至常意外地比女主角還顯得老練。此外,彼得的個性又恰巧迥異於安的拘束,保留了孩子似的精靈調皮,兩相結合便成了既有22歲的活潑 (以及外表),兼有媲美40歲的內斂的男人。唯獨彼得的某些行為對今天的觀眾而言可能顯得有些粗暴,但這在老電影中倒是司空見慣了。
平心而論,《女人40一枝花》電影版的編法相當有可看性,不外乎它的詼諧惹人喜愛,又能引起觀眾期待劇情的發展。(除去若干有些突兀的轉折,例如安開始考慮彼得的求婚,旋即而來的難題是如何應付疑似郎有意的客戶羅傑,但羅傑卻很恰巧地愛上翠娜,輕輕鬆鬆解決了難題。)此外,異於常人的結合總是容易遭遇挑戰,其中難免有些很容易「肥皂化」的情節,諸如年輕女子的冷嘲熱諷 (得說這段似乎俗過頭了)、對方父母的反對等等,幸而編劇都能適可而止。
但是碰上「四十克拉」這個主題,便突顯出劇情的遺憾之處 (甚至顯得有些離題或不夠深入)。可以想像這個「四十克拉」的其中一種表現方式,是藉著安如何與自我對抗來襯托中年女子的智慧,但在電影中這反而全成了旁人的功勞,尤以彼得以及前夫比利的鼓勵。在男人之間,在愛情之下,她顯得如此軟弱、徬徨無助而容易受支配,教人不禁疑惑於「四十克拉」究竟指的是女人的…莫非只有魅力嗎?劇情唯一有交代的關於中年女子的能力,只有女主角得心應手的事業。這自然教女性觀眾有些失望。
《女人40一枝花》有一首輕快優美的片頭/片尾曲〈In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特別在電影的開端,麗芙鄔曼是在音樂當中以穿梭於希臘古蹟之間,從容優雅的背影出場,這幅畫面真教人對那位「四十歲的女人」寄予厚望。女人的魅力不會隨時間流逝,歲月將會砥礪她們的內在,將她們打造成耀眼的鑽石。可惜電影沒有表現出這一點。
不過,本片當年在台北市新聲戲院上映時,連映了足足一個月。也許這種徬徨女性的圖象,很呼應當年觀眾的經驗吧!但若以今日的角度來看,不免仍會在心中絮絮叨唸著:「四十克拉鑽石的光芒」該是更亮更令人震撼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