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咪姑媽 (Auntie Mame)
美國上映時間:1958.12.27
台北上映時間:1959.05.08
出品:華納 (Warner Bros.)
導演:摩頓德柯斯塔 (Morton DaCosta)
演員
露莎琳羅素 (Rosalind Russell) 飾 但梅 (Mame Dennis)
華萊士德克 (Forrest Tucker) 飾 彭波烈 (Beauregard Jackson Pickett Burnside)
蔻若白朗 (Coral Browne) 飾 薇拉 (Vera Charles)
佛列克拉克 (Fred Clark) 飾 白岱 (Dwight Babcock)
羅傑史密斯 (Roger Smith) 飾 但百德 – 成年 (Patrick Dennis – Older)
派屈諾利斯 (Patric Knowles) 飾 林沙 (Lindsay Woolsey)
碧姬凱絲 (Peggy Cass) 飾 葛愛妮 (Agnes Gooch)
簡漢斯利克 (Jan Handzlik) 飾 但百德 – 童年 (Patrick Dennis – Younger)
喬安娜芭恩斯 (Joanna Barnes) 飾 艾蘿莉 (Gloria Upson)
碧芭史葛 (Pippa Scott) 飾 雷佩金 (Pegeen Ryan)
李派翠克 (Lee Patrick) 飾 艾桃莉 (Doris Upson)
威勒華特曼 (Willard Waterman) 飾 艾克勞 (Claude Upson)
羅賓休斯 (Robin Hughes) 飾 歐拍良 (Brian O'Bannion)
康妮姬克莉斯 (Connie Gilchrist) 飾 穆諾拉 (Norah Muldoon)
下田有紀 (Yuki Shimoda) 飾 伊藤 (Ito)
彩色 / 英語 / 143分鐘
製片預算:2,240,000美元
美國票房:23,300,000美元
左圖:無論大廳中聚集任何人物,梅姑 (露莎琳羅素)步下旋梯時總是非常惹人注目。 右圖:梅姑帶領百德 (簡漢斯利克)進入餐室,向他介紹正在與人歡談的戲劇名伶薇拉 (蔻若白朗)。
劇情介紹
紐約富商但艾溫意外逝世,根據遺囑,獨子百德將由其妹梅代為撫養。女佣諾拉攜百德投靠姑媽,見豪宅內宴會不斷、賓客絡繹,女主人梅交遊廣闊,穿梭形色人群之間。梅赫聞姪兒來到,雀躍不已,引介諸多友人,迫不及待領之體驗嶄新生活。艾溫深怕其子受豪放不羈之姑媽影響,將監督權交由銀行家白岱行使。白岱前來討論教育事宜,梅卻因徹夜狂歡而與名伶友人薇拉宿醉至午,一陣雞飛狗跳。由於艾溫屬意百德接受保守教育,白岱欲安排就讀貴族學校,梅幾度提議不成,見其堅決,遂表面全權委之處理。
開學以後,白岱驚覺梅並未依約註冊,而使百德就讀前衛教育家佩基主持之學校,氣憤不已,直奔梅寓責問,揚言將攜百德前往寄宿學院接受嚴格教育,梅試圖挽回不成,知悉百德之遠走即成定局,為此傷心不已。期間股市大崩盤,梅之財產悉數凍結,陷入困境。彼時薇拉提議梅復出參與戲劇,以期扳回頹勢,力挽百德之照護權。梅於雀躍中粉墨登場,不料鋒頭太健,大壞演出,引眾哄堂大笑,薇拉為此氣極,劇組亦不予諒解。眾叛親離之時,唯有百德給予鼓勵,使梅深受感動。
梅再接再厲應徵接線生,怎料不諳複雜線路而自砸飯碗,繼而轉任梅西百貨櫃員,此間巧遇彭波烈前來購物,自告奮勇協助理帳,卻遭經理查覺加以責備,波烈欲澄清卻引發爭論。梅試圖振作卻連遭挫敗,失意返家,適逢聖誕假期,諾拉與家丁伊藤以積蓄繳清所有帳單作為贈禮,梅深受感動,乃決定提前歡渡聖誕。然家人攜手唱跳之際,梅卻思及落寞之境而泫然淚下,彼時波烈苦尋來訪,向梅表露好感,並邀一家共赴晚餐。眾人得知波烈為一慈善之南方石油大亨,絕渡逢舟,歡欣鼓舞。
梅前往喬治亞拜訪波烈之親友,彭家女主人不解其子捨南逐北,素喜波烈之莎莉凱托更是暗妒於心。適巧言談間提及騎術,梅亦應和謊稱愛好,莎莉遂藉機向大眾宣告次日將為梅舉辦騎獵。梅措手不及,然為一家幸福,只得臨陣惡補騎術。莎莉為使梅獻醜,用計挑選野性強烈之座騎「奇想」,以致梅費去九牛二虎之力上馬,方隨隊伍出發。騎獵賽沿途追蹤狐狸,奇想卻失控脫隊四處狂奔,險象環生,末了卻意外超前,撞翻車輛,梅於草叢中拾獲狐狸,贏得勝利。波烈率眾人為梅歡呼,同時宣佈與之結為連理。蜜月旅行中途,梅獲知百德結識一干富家子弟,擔憂白岱使其僵化為市儈之徒,即同波烈返抵美國,參與百德的畢業典禮,與之共渡一段親密時光。
歲月如梭,百德進入大學就讀,梅則偕夫周遊列國。攀登馬特洪峰時,梅自信中得知白岱開始為百德介紹富家千金,再度興起返美念頭,不料彼時波烈為捕捉妻子倩影攀至高處,意外墜谷。舊日知己薇拉及出版家林沙將紐約豪宅打理完成,迎入昔日女主人,為使姑媽展開新生,百德聘請秘書葛愛妮及詩人歐柏良協助梅撰寫其精彩自傳,計劃由林沙出版。
梅旋即開始創作生活,與愛妮終日忙碌。某日談妥與華納公司之合作事宜,同柏良談論內容之潤飾時,其熱情爆發,對梅展開猛烈追求,使之走避不及,幸而百德歸來,方化解意外韻事。百德通知姑媽將攜女友前來拜訪,梅自言談間得知姪兒已產生變化,為此痛心,出於深愛仍答應屆時支開柏良並維持保守儀態。然當晚已有與華納之約會,梅靈機一動,決定差愛妮隨同柏良前往,出動諾拉、伊藤將之大為改造。柏良得知計劃鬧起彆扭,梅遂佯稱愛妮為公爵之女,使其動心答應攜之赴約。晚間,百德同艾蘿莉來訪,梅卻自言談間驚覺姪兒之未婚妻亦高傲膚淺。
愛妮返回梅寓,神態恍惚,記不清前夜之事,柏良則失去蹤影。梅親赴蒙特班拜訪艾家父母克勞、桃莉,卻與對方格格不入。艾家已將婚禮及百德畢業後之發展作好規劃,甚至自行決定雙方家長合贈艾宅前院之土地作為結婚之禮。梅聽聞對方自視甚高並充滿偏見,暗自打定主意,邀請艾家人結束避暑行程後前來紐約一敘。
梅寓翻新裝潢,由於愛妮未婚懷孕,梅另聘秘書雷佩金協助打點雜務,百德初見佩金,與之頗為投緣。艾家三口與白岱偕同來訪,梅特意為之預備奇異開胃菜及飲品,四人食下蛇肉,大驚失色。愛妮按時下樓服藥,桃莉邀之同坐並問候丈夫之事以致愛妮崩潰,佩金急忙攜之離開。彼時,薇拉同林沙抵達,與梅歡敘,佩基亦隨後前來,百德見之不禁頭大,試圖阻止梅姑,卻因協助佩金調整吊飾而遭薇拉誤會為未婚情侶,使蘿莉不悅。林沙分享梅所撰新書之文稿,一干人雀躍試閱,蘿莉介入敘述其經歷卻枯燥冷場。伊藤送來電報,內述柏良將前來分享新書,同時透露愛妮為其妻子身份,使之喜極。蘿莉不堪梅寓之眾多奇人異事,與百德發生爭執,一家人悻悻而去。白岱處心積慮之果毀於一旦,為之氣結。百德勾起舊日時光,向梅姑表達謝意。
若干年後,百德、佩金攜稚子麥可訪視甫自印度歸來之梅姑。梅計劃與麥可同遊印度,卻遭夫婦反對,麥可見狀覆誦梅之座右銘提醒父母,兩人不禁莞爾答應允。梅姑開始為麥可勾勒世界之模樣,一如當年為百德開啟人生的燦爛之門。
《瑪咪姑媽》電影預告
《Auntie Mame》小說、戲劇與電影
《瑪咪姑媽》(Auntie Mame: An Irreverent Escapade)是美國作家派崔克丹尼斯 (Patrick Dennis, 1921~1976)在1955年出版的小說,女主角以丹尼斯的姑媽瑪莉昂坦納 (Marion Tanner)為藍本。小說的敘述者亦名派崔克,故事透過他的視角鋪陳,描寫其失去父親之後,改由奔放不羈的姑媽「梅」(Mame)一路撫養長大的精彩見聞。本書問世後十分轟動,曾經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長達兩年以上,初版即賣出超過兩百萬本。1958年,丹尼斯再度出版續集《瑪咪姑媽環遊世界》(Around the World with Auntie Mame)。
派崔克丹尼斯原名艾德華艾佛瑞坦納三世 (Edward Everett Tanner III),高中時期即已展露寫作與戲劇方面的才華,二戰期間曾於美國戰地服務團 (American Field Service)擔任救護車駕駛。1953年,他以維琴妮亞若望 (Virginia Rowans)為筆名出版了第一本小說,此後至1961年,他均交替以丹尼斯或若望之名發表新作,1962年以後方固定使用丹尼斯為名。除小說之外,丹尼斯亦與好友合作出版過兩本穿插系列照片的「仿回憶錄」(parody memory)。
《瑪咪姑媽》曾多次改編為戲劇及電影。首先是1956年的百老匯同名舞台劇,由蘿莎琳羅素領銜主演,此作不僅叫好亦十分賣座,至1958年6月為止連演639場,羅素及同劇演員碧姬凱絲同獲東尼獎 (Tony Award)提名,並由凱絲摘下獎座。電影版根據原著及舞台劇本改編,於1958年底推出,同樣掀起熱潮,躋身當年票房排行的亞軍,僅次於《南太平洋》(South Pacific),並成為1959年最賺錢的電影。
1966年,由安琪拉蘭絲貝莉 (Angela Lansbury)主演的音樂劇版《瑪咪》(Mame)公演,亦創佳績,先後在百老匯兩家劇院演出1508場,更獲得東尼獎八項提名,其中女主角與男女配角均摘下獎座。1974年的電影版則根據音樂劇本及原著改編,由喜劇天后露西鮑兒 (Lucille Ball)主演,此片的票房亮眼,惟影評並非十分理想。
左圖:梅姑粉墨登場搞砸演出,台後與薇拉鬧成一片,台前仍笑容可掬與觀眾致意。 右圖:梅姑擔任百貨櫃員遭遇麻煩,波烈 (華萊士德克)自告奮勇協助,引起經理不悅。
瑪咪姑媽其人其事
瑪莉昂坦納 (Marion Tanner, 1891~1985)生於水牛城 (Buffalo),曾經研究心理學及精神病學方法論,並取得紐約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一如小說中的「梅姑」,她擔任過演員,曾於梅西百貨任職,亦曾失婚 (惟丈夫並非墜崖逝世),晚期亦在家中收容許多貧困潦倒之人。坦納形容自己是「格林威治村的超級怪咖」(the ultimate Greenwich Village eccentric)。
格林威治村是位於曼哈頓南部的住宅區,曾是波希米亞主義 (Bohemianism)的發源地。1927年,坦納在該區買下一棟紅磚屋,許多年來人文薈萃,包括作家、藝術家、思想家等等齊聚於此,舉辦著一連串沙龍式的聚會,坦納即稱之為「波希米亞風格」。相對於類似電影中的派對不斷的夜生活,坦納的白晝也毫不遜色,她在30年代擔任過國家勞工關係委員會 (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Board)的仲裁人,除此之外,她曾是冰上曲棍球教練,任教私立學校,亦擔任格林威治之家的社工,畢生致力於照顧失親兒童。
坦納隨著《瑪咪姑媽》小說的問世以及隨後長達數年的熱潮,成為知名的公眾人物。然而到了1960年代,她與姪兒丹尼斯卻漸行漸遠,原因是坦納將紅磚屋免費作為一些醉漢、拾荒婦以及貧者的庇護所,以致財產不斷流失,至1964年終因無力負擔而將房屋脫手。此後丹尼斯即不再對外聲稱坦納是《瑪咪姑媽》的靈感來源,但坦納曾道:她比故事中的主人翁更美好!
1970年代,坦納遷入護理之家渡過餘生。有趣的是,該護理之家原本由於經費不足而接近倒閉,隨著「梅姑」本尊與她收容的人們的進駐,金援即隨著頓時大增的名氣而來,再也不愁無法經營了。
坦納的人生觀正如梅姑的那句名言「生活!生活!生活!」(Live!Live!Live!),她曾建議人們別對新的經驗感到畏懼,並且永遠對任何人事物保有一顆開明的心。
左圖:白岱致電欲拜訪,梅姑緊急叫醒宿醉之中的薇拉。 右圖:百德解釋新潮教學方法,白岱 (佛列克拉克)幾乎無法入耳,梅姑則故作鎮定。
左圖:梅姑贏得騎獵大賽,波烈為之歡呼,一旁的彭家親友訕笑著北方女郎的騎姿。 右圖:柏良 (羅賓休斯)大發熱情,在客廳中猛烈追求梅姑。
演員簡介
露莎琳羅素 (Rosalind Russell, 1907~1976, 今多譯「蘿莎琳羅素」)原被期許成為教師,但卻一心決定朝喜劇演員發展,為此就讀美國戲劇學院。羅素以模特兒身份起家,繼而於1930年代初前往波士頓參與舞台劇演出,並接受聲音訓練,但當時她仍籍籍無名。稍後,羅素試圖至環球發展電影事業,因對該公司環境失望而轉投米高梅,旋即配演許多喜劇而打開知名度,倍受肯定。1939年,羅素藉《女人》(The Women)一片的長舌婦角色奠定了她實力派喜劇演員的地位,又在翌年以霍華霍克斯 (Howard Hwaks)的名片《再度劉郎》(His Girl Friday)享譽影壇。
1940年代,羅素接連主演許多喜劇,三度獲得奧斯卡提名,並兩度摘下金球影后。1953年,她稍早領銜的《妹妹愛琳》(My Sister Eileen 1942)在百老匯易名《幸福鎮》(Wonderful Town),以音樂劇的形式搬上舞台,羅素再度親自詮釋,大獲成功,並得到東尼獎 (Tony Award)的肯定。1956年,她主演小說改編的舞台劇《瑪咪姑媽》,此作極為轟動,連演將近兩年之久,羅素亦以1958年的電影版榮登金球獎影后。
羅素在1950年代期間也曾客串若干電視影集,亦擔任過數次主持。1960年代以後,羅素繼續活躍影壇,再憑《天涯知己》(A Majority of One, 1961)與《玫瑰舞后》(Gypsy, 1962)連續兩年榮獲金球獎。
華萊士德克 (Forrest Tucker, 1919~1986)在14歲時即初步開始兼職表演,亦曾未足齡加入劇團與軍隊,高中畢業後,他行旅加州而獲延攬演出電影,於1940年首度亮相大銀幕。德克甫從影之際一度列名頭牌,但其後多屬配演,並於二戰期間投身軍旅。他在返回影壇不久後改投共和 (Republic)公司,以《硫磺島浴血戰》(Sands of Iwo Jima, 1949)一片大放異彩,從此躋入首席之列,主要在動作片中領銜演出。1958年,德克透過《瑪咪姑媽》開闢了不同戲路,翌年隨同片導演Morton DaCosta巡迴演出音樂劇《歡樂音樂妙無窮》(The Music Man),此間他亦演出其他百老匯劇作。
1963年以後,德克將事業重心轉往電視圈,陸續參與許多影集,其中最聞名者為其於65~67年間擔任固定班底的《F Troop》。進入70年代,他一度影視雙棲,在電影中改以出任性格角色為主,77年以後又將心力放回電視演出,至1980年代中期,德克才再度接演若干電影,他的最後一部大銀幕作品在1986年映演。
蔻若白朗 (Coral Browne, 1913~1991)生於澳洲墨爾本,學生時代已參與業餘戲劇演出,1931年藉喜劇《Loyalties》正式投身劇壇。21歲時,她憑著有限的盤纏與名伶的推薦信遠渡重洋至英國發展,至1940年代已享有頗高聲譽,曾領銜主演多齣舞台劇,以喜劇見長。白朗在1936年開始參與電影拍攝,其中最知名者有《瑪咪姑媽》及《修女之死》(The Killing of Sister George, 1968)等。
白朗也曾是戲劇靈感的來源,她在1958年隨莎劇劇團前往蘇聯巡演時,與進行諜報工作的外交官蓋伯傑斯 (Guy Burgess)會面,此段軼事在二十餘年後被拍成電視電影《An Englishman Abroad》(1983),白朗以本人的身份在片中現身說法。白朗的表演工作持續至1990年,晚年仍維持著高度品質。
佛列克拉克 (Fred Clark, 1914~1968)早年有志學習醫藥,因參與校內舞台劇之故發掘對表演之興趣,轉往美國戲劇藝術學院 (American Academy of Dramatic Arts)就讀,期間並於地區性劇院及夏季劇場演出。1938年,克拉克始於百老匯登台,然二戰期間一度從戎。戰後,他返回表演事業,同時被羅致演出首部電影《虎膽狼心》(The Unsuspected, 1947),自此踏入影壇。1950~60年代中是克拉克最活躍的時期,同時來往於電影、電視、戲劇之間,甚至曾赴英國演出舞台劇。
克拉克並非首席演員,而以演出性格型角色為主,由於他的外型高大而派頭十足,經常詮釋地主、將軍、角頭等等人物。但他的演技富有彈性,無論是黑色電影中的反派或是帶著詼諧的喜劇角色均能勝任。
羅傑史密斯 (Roger Smith, 1932~)自小即受演藝學校薰陶,高中時曾演出校際性戲劇亦自組社團,同時也是足球隊之優秀球員,大學期間,他藉歌唱等比賽的成績獲得首次在螢光幕亮相的機會。史密斯因緣際會受到演員詹姆斯賈克奈 (James Cagney)的鼓勵在1957年進入影壇,先後於哥倫比亞 (Columbla)及華納拍片,在《瑪咪姑媽》有突破性演出後,又與賈克奈合演默片恐怖巨匠朗夏內 (Lon Chaney)的傳記電影《千面人》(Man of a Thousand Faces, 1959)。
1958年起,史密斯主演其代表作 - 偵探電視影集《影城疑雲》(77 Sunset Strip),不僅參與其中74集演出,更加入編寫部份集數,然在1962年發現腦部血塊後即退出休養。康復後,他陸續接演零星電視影集,亦從事編寫工作,並於1968年拍攝兩部電影後即淡出幕前。1970年代,他轉任製片,籌拍多部其妻安瑪格麗特 (Ann Margret)的電視電影。史密斯曾罹患重肌無力症,但病情已於1985年後趨於穩定。
派屈諾利斯 (Patric Knowles, 1911~1995)是英籍演員,原受安排繼承家業,然為追求表演事業曾兩度逃家。他在地區性劇院參與過數季演出後,於1932年從影,經歷數年的配角生涯後,終在1936年左右升為主要角色,領銜演出多部文藝片,並被推薦加盟華納。諾利斯赴美之初始終在「男一」與「男二」之間徘徊,為免受到定型,離開華納以後即以自由演員身份接拍電影,在若干作品中擔任主角,其餘多為配角,期間參與的名作有《俠盜羅賓漢》(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 1938)、《翡翠谷》(How Green Was My Valley, 1941)等。
鑑於影壇浮沉未能盡如人意,諾利斯在1950年代初轉往電視圈發展,單元性地參與許多影集,間或接拍零星電影。至60年代中後期,他於幕前的活動已不若以往頻繁,改以演講、拍攝廣告等,至1973年息影。諾利斯亦曾創作小說《Even Steven》,於1960年出版。
碧姬凱絲 (Peggy Cass, 1926~1999)高中時即參加戲劇社團,卻未得到任何有台詞的演出,畢業後遷往紐約,先後擔任過秘書、總機等職,並一面尋覓表演工作的機會,為此她曾加入劇團並隨之前往澳洲,仍未能演出。至1949年,凱絲終藉代替其他女演員之故參與了舞台劇的巡迴演出,並在同年正式開始了戲劇生涯。1957年,凱絲憑其於《瑪咪姑媽》舞台劇版的演出摘下東尼獎,並藉翌年的電影版提名奧斯卡與金球獎最佳女配角,成為實力派的喜劇演員。1964年,她再度為《瑪咪姑媽》原著作者派屈丹尼斯跨刀,扮演其「仿回憶錄」圖輯中的女主角。
凱絲自50年代亦開始在螢光幕前零星演出,在1961年成為影集《The Hathaways》的固定班底,同時並擔任許多遊戲節目的固定來賓,若干節目十分長青,例如不斷翻新至90年代的《To Tell the Truth》,凱絲因此隨之成常見的面孔。凱絲在其全盛期曾影、視、劇三棲,她的電影工作約進行至70年代初期,戲劇則至1985年止,此後以演出影集為主。
喬安娜芭恩斯 (Joanna Barnes, 1934~)大學畢業後即遷往加州,並與哥倫比亞簽約從影,陸續配演許多影集,並在電影中擔任邊配。芭恩斯早年的重要演出有《瑪咪姑媽》中的高傲千金,她憑此獲得金球獎最佳新人提名;另外則是《媽媽愛爸爸》(Parent Trap, 1961)男主角的新任女友,特別的是,她在1998年的重拍版《天生一對》裡升級成為原先角色的母親。芭恩斯主要在電視圈發展,1967年更主持過脫口秀,她在幕前活動至2000年止。
芭恩斯除表演工作之外,也身兼小說作家與評論家,曾為芝加哥論壇報撰寫專欄,並自1970年起陸續出版三本小說,其作品在多個國家均有發行。
碧芭史葛 (Pippa Scott, 1935~)曾赴倫敦皇家戲劇藝術學院 (Royal Academy of Dramatic Art)就讀,返美後藉著初次登台主演的百老匯戲劇獲得「戲劇世界獎」(Theatre World Award),隨後與華納簽約,藉《搜索者》(The Searchers, 1956)一片進入影壇。史葛在1950年代末演出幾部電影後即轉入電視圈發展,在諸多電視影集中作單元性的演出,她也曾是《維京人》(The Virginian)等數齣影集的固定班底。1970年代以後,她逐漸轉演邊配,並於1984年淡出幕前,2009年再度復出拍攝電影。
史葛是1970年代風雲一時,曾獲艾美獎的電視製作公司「Lorimar Productions」的創辦人之一,她亦籌組專製紀錄片的「Linden Productions」,該公司曾拍攝以人權迫害為題材的影片,曾在柏林影展獲獎,期間史葛也親自擔任紀錄片的製作人,晚近的作品為《李奧波德王之鬼魂》(King Leopold's Ghost, 2006)。另外,史葛亦創設國際監控員協會 (International Monitor Institute),致力於建立鬥爭、戰爭犯罪裁決等側錄檔案的資料庫,以供學術研究。
下田有紀 (Yuki Shimoda, 1921~1981, 部份音譯)為日裔美籍演員,自西北大學畢業後曾於芝加哥大學教授日語,並學習表演。1950年代,他遷往紐約發展表演事業,起初兼職侍者與舞者,而後獲延攬於百老匯參與戲劇演出,1958年以《瑪咪姑媽》開啟知名度,並藉電影版踏入影壇。因早年的客觀條件,下田多擔任配角,一度有望於《雪海冰上人》(The Savage Innocents, 1960)領銜演出,然未能成事。1960~70年代,他主要於電視圈活動,單元性地參與諸多電視影集以及電視電影,亦曾接拍廣告。
左圖:梅姑與兒時的百德。 右圖:梅姑邀請艾家人前來晚餐,左起蘿莉 (喬安娜芭恩斯)、百德 (羅傑史密斯)、梅姑、桃莉 (李派翠克)、克勞 (威勒華特曼)。
淺談《瑪咪姑媽》
本片堪稱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響宴,故事蘊含了萬千人們企盼不已的平等、博愛精神,場面亦富於變化,鮮明之中恆常洋溢溫暖。隨著女主角的歷程,觀眾的目光一次次翻新,更愈來愈接近深刻的情感層面。在風氣偏於保守的1950年代,「梅姑」浪漫派的作風想必是鼓舞人心的;當我們已經致力於模糊階級的界限,發揚人道關懷之際,回頭去欣賞這部電影,又將能從中得到力量。
其實,梅姑本身就是一位極富魅力的人物,她體現了多數人無法實現的夢想:永遠敞開心胸,樂觀迎接所有的挑戰。她的「生活!生活!生活!」正是芸芸大眾心底的吶喊,然而梅姑始終在「體驗生活」,尋常人卻受困於種種的不平等,只能奮力「維生」,求取安定。但實際上,人們雖然企慕平靜,心底卻仍喜歡新鮮的冒險,自然可知梅姑充滿行動力的瀟灑性格,以及她永遠新奇的旅程能對大眾造成多強的誘因。
《瑪咪姑媽》的表現方式介於電影與舞台劇之間,全片以搭景居多,鏡頭運動不算花俏,多數段落皆可通用於兩種媒介。其中最適以電影呈現的戲碼即分鏡細緻,場面盛大的喬治亞騎獵一段;最貼近舞台劇形式的則屬艾家人前來梅姑豪宅晚宴一場。當然,電影使用了舞台劇缺乏的特寫鏡頭,令許多細節得以更加靈活,但劇本仍大致沿用舞台劇的經營方式,意即由一群人在固定地點、範圍活動,透過彼此之間的互動逐漸蘊藏出戲感,因此對白佔有極重要的份量,尤以諸多幽默及玄機均埋藏於人物的談話之中。即便如此,全片豐富的對白卻不曾將深層的意涵直接講明,而是以角色之間的摩擦與演員的行動讓觀眾經過解讀而了解事實,這是甚佳之處。
片中的表演也是偏於舞台化的,但不可否認每位演員都有精湛的表現。蘿莎琳羅素對於梅姑的詮釋淋漓盡致,她的演技入微,由大處成功刻劃出角色之性格自然無話可說,而小至一個細微的眼神又把握住角色的靈魂,教人讚譽。梅姑是羅素所演過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羅素曾道,當人們在街頭巧遇她時,喊的不是她的名字,而是一聲「嘿,梅姑!」鑒於她經典的表現,派崔克丹尼斯出版續集《瑪咪姑媽環遊世界》時,特地將之獻給「獨一無二的蘿莎琳羅素」。
提到教人喜愛的角色,自然而然會想到梅姑身邊的另一位活寶薇拉,蔻若白朗扮演起這位「戲劇皇后」自是相當稱頭,白朗細膩的演技不僅賦予薇拉鮮活的生命,和蘿莎琳羅素同台飆戲更是製造了閃亮的火花,大大增加了電影的喜感。葛愛妮直到故事的中後段才出場,嚴格說來她的戲份有些分散,也不算太多,碧姬凱絲把握住每一個鏡頭,以獨特的嗓音、風格化的說話方式和誇張的肢體語言加以詮釋,使愛妮變得份外搶眼。羅賓休斯飾演歐柏良,起初尚未明顯散發特殊之處,直到他開始追求梅姑之後,漫畫式的倔強與彆扭便出現了,在客廳中翻筋斗求愛,將詩人的既定印象誇大,惹人捧腹。家丁伊藤也算是梅姑家的「怪咖」之一,下田有紀的斯文的外型與聲線搭配卡通化的笑聲,使得人物更為可愛逗趣。
彩色電影在1950年代末期已不是稀奇的玩意,此時單以「彩色片」為號召不再如從前那樣容易吸引到觀眾,因為當眾多作品都使用彩色技術時,良莠不齊的情況也就更明顯了,端看電影如何去營造光鮮奪目的場面調度與色彩相互烘托。《瑪咪姑媽》在方面亦經營得相當成功,除了故事感動人心,更以一連串亮麗的畫面洗印在觀眾的腦海中。片頭繽紛的萬花筒不僅呼應女主角的生活,似乎也預示了全片多彩的畫面調性。本片的主要場景其實不多,出現頻率最高的是梅姑家的大廳,雖是同一地點,卻隨梅姑的個性而不斷變換裝潢,成功製造變化萬千之感。電視電影往往必須藉著畫面的一再變化來保持觀眾的專注,《瑪咪姑媽》以此彌補了某些類似舞台式戲碼的不足,使人目不暇給,投身故事之中。
若要指出美中不足之處,即服裝、髮妝方面的設計未能完全配合故事的時代背景。《瑪咪姑媽》的劇情橫跨近十八年,始於諾拉攜百德前來投靠梅姑的1928年,至百德發現艾家之真面目為1937年,最末段的印度歸來則是1946年。全片唯有薇拉的穿著打扮比較符合故事年代,梅姑亦有若干造型展現了20~30年代的韻味,但化妝完全不符,其餘多數角色則皆作1950年代的模樣。實際上,不僅《瑪咪姑媽》有此缺憾,早期的電影在重現往日的氛圍時,往往在服裝造型上都沒能詳加考究,頗為可惜。
《瑪咪姑媽》的故事突顯出開明與保守教育間的差距,其實也表現出女性在養育方面所採取的與男性截然不同的態度。曾有人以神性作為類比,指出男性神祇承襲父權延續優秀基因的傳統,惟有頂尖者方得福澤,女神卻是一視同仁。除卻受到父權制度的影響來看,女性的教養是偏向包容的,使孩子在充足的經驗中開創自己的方向,一如梅姑採用的模式;男性則將社會化的法則帶入養育之中,以未來成為掌握權利與財富的一群為目標,如白岱一般。
男性對於未知事物慣於採取先排斥再視情況予以了解的態度,因而男權式的管理一旦碰上認為對於兒童有害或情況未明而無法掌握其影響的,一概予以「禁止」,最明顯者即「性」,片中梅姑與白岱對於前衛教育南轅北轍的反應即為應證。禁止無法阻絕問題發生,反而導致許多問題,許多人們在成年之後發現自己的生活外充滿未知之新世界時,經常成了脫韁野馬。倫理是男性一手促成,倫理的紛爭卻也由於他們的權力模式存在瑕疵所致。
《瑪咪姑媽》的故事誠然溫馨勵志,但終歸不脫父權底下的左右之爭。當然在那時的背景下,我們可能無法要求梅姑不藉波烈之力周遊列國,或是放手讓一名女孩展開冒險,開啟生命之門,甚至期盼能誕生一部直指性別根基的電影。但以今日的時代背景去檢視,培植一位小男孩的拉鋸戰似乎是時間線上反覆發生之事。如果將百德的角色更換為女性,並將梅姑的個性及經歷稍作微調,自食其力,逆境重生,勢必會是一部絕佳的女性主義經典!
(本片在台發行之DVD以「梅姑」為譯名,另有「歡樂梅姑」之譯法,如欲查找請留意。)
歡迎閱讀其他文學改編電影介紹
義大利之旅 (Viaggio in Italia, 1954)
(原著:葛蕾德《二重奏》)
三面夏娃 (The Three Faces of Eve, 1957)
(原著:薛克本、柯烈克里《三面夏娃》)
娃娃谷 (Valley of the Dolls, 1967)
(原著:賈桂琳蘇珊《娃娃谷》)
毒姬 (Il tuo vizio è una stanza chiusa e solo io ne ho la chiave, 1972)
(原著:愛倫坡《黑貓》)
私生活 (La race des 'seigneurs', 1974)
(原著:馬赫索《克麗西》)
未曾許諾的玫瑰園 (I Never Promised You a Rose Garden, 1977)
(原著:海納格陵《未曾許諾的玫瑰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