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夏娃 (The Three Faces of Eve)
美國上映時間:1957.09.23
台北上映時間:1957.12.14
出品:福斯 (20th Century Fox)
原著:薛克本 (Corbett Thigpen)、柯烈克里 (Hervey M. Cleckley)
導演:倫諾利強生 (Nunnally Johnson)
演員
珍妮華德 (Joanne Woodward) 飾 白夏娃 / 黑夏娃 / 珍 (Eve White / Eve Black / Jane)
大衛韋恩 (David Wayne) 飾 白勞夫 (Ralph White)
李傑柯伯 (Lee J. Cobb) 飾 盧瑟醫師 (Doctor Curtis Luther)
艾溫傑若米 (Edwin Jerome) 飾 戴醫師 (Doctor Francis Day)
南西蔻普 (Nancy Kulp) 飾 夏娃母親 (Mrs. Black)
泰莉安蘿絲 (Terry Ann Ross) 飾 邦妮 (Bonnie White)
肯史考特 (Ken Scott) 飾 艾爾 (Earl)
羅許威廉斯 (Rush Williams) 飾 李歐納 (Leonard)
黑白 / 英語 / 91分鐘
製片預算:965,000 (美元)
左圖:白夏娃 (珍妮華德)望著憑空而來的成堆嶄新衣物,不知如何與丈夫勞夫 (大衛韋恩)解釋。 右圖:黑夏娃在診療途中突然浮現,和盧瑟醫生 (李傑柯伯)一見如故,恣意於辦公室暢談。
劇情介紹
少婦白夏娃因劇烈頭疼與間歇性失去意識,嚴重影響家庭生活而求助於盧瑟醫師,經過數週治療,情況一度緩和。然某日其丈夫勞夫返家,見女兒邦妮穿著華麗跟鞋嬉戲,進而發覺妻子購買成堆華服,所費不貲。夏娃堅稱不知此事,並以為是丈夫給予之驚喜,勞夫致電百貨公司求證卻顯示衣物為妻子所購,大為憤怒,令夏娃困窘不堪。片刻,勞夫聽聞邦妮驚叫,赫見夏娃持窗繩欲勒斃其女,對之揮拳,夏娃倒地清醒,知又間歇失去意識,痛苦之餘再次就醫。
經盧瑟醫師多方詢問,夏娃均無法回憶關於購衣之事,僅憂心勞夫對妻厭倦而試圖偽裝其精神失常,以攜邦妮遠走高飛。盧瑟判斷夏娃可能罹有健忘症,此間卻聽聞夏娃表示有幻聽現象,然其表面極為正常,不似嚴重精神分裂病患,使盧瑟頗感不解。雙方針對幻聽討論時,夏娃認為醫師可能隱瞞其重病實情,無法承受,彼時突然性情大變,成為一自稱黑夏娃之豪放女子,在辦公室邀盧瑟熱烈起舞。盧瑟趕緊尋求同事戴醫師支援,欲查明夏娃是否人格分裂。黑夏娃無所顧忌,與兩醫師暢談,言明其單身身份,強調與白夏娃全然無關,然卻知悉其所有私事。戴醫師疑慮之際,白夏娃卻再度現身,兩人為之愕然。
白夏娃入住療養院,初期情況良好,其性恬靜,多以讀詩消遣時間,看護李歐納常伴隨身旁。盧瑟與夏娃談及其婚姻生活,夏娃因無法取悅丈夫而不認為幸福,盧瑟試圖暗示其是否查覺另外人格,夏娃對此無法意會。某夜,李歐納行經夏娃臥室,見黑夏娃穿著輕薄,搔首弄姿,引誘其入房。李歐納誤認夏娃忽然好轉,連忙通報盧瑟。盧瑟為此要求黑夏娃勿恣意妄為,以免牽連白夏娃病況導致其長久住院,進而使兩人同時失去自由,黑夏娃勉強答應,然聽聞盧瑟欲將之存在告知白夏娃,卻不以為然。當下,盧瑟意外發現直呼兩人姓名,可成功將該人格喚出。
盧瑟嘗試向勞夫解釋其妻之多重人格未果,遂使之親自目睹夏娃的轉換,勞夫起初毫不相信,末了驚愕於事實。由於兩人格呈均衡狀態,夏娃得以出院,然決定暫時與家人分居,獨自生活直至康復。黑夏娃習於夜間出沒前往酒吧尋樂,某次與一士兵調情致其窮追不捨,遂潛入意識,放任白夏娃面對不堪窘境。勞夫聽聞夏娃流連夜店,感到有損顏面,進而質疑起妻子病情,要求返家同住,遭夏娃拒絕,大發雷霆,決意仳離。黑夏娃知悉此事,刻意至勞夫處施展媚態,表示願意一同遠走,勞夫神迷,答應為之添購新行頭。不料黑夏娃得利之後,夜間仍外出狂歡,勞夫怒極,掌摑而去。黑夏娃遁逃,令白夏娃承擔痛苦,因而使之精神惡化。
夏娃之狀況使盧瑟頗感苦惱,思索於致病之因,此間黑夏娃前來就診,敘述白夏娃自殺未遂,為免意外,其湧現而取代之,另外並透露亦開始有失去意識現象。盧瑟喚白夏娃談話並催眠之,欲尋找問題,然白夏娃催眠後卻意外浮現一陌生人格。盧瑟邀戴共同確認,發現此新人格似較完整圓融,並知悉其他人格之事,其自稱珍,處於新生狀態,缺少記憶。而後,白夏娃日間忙於工作,偶遇黑夏娃作亂,珍則邂逅艾爾,彼此相戀。一晚,艾爾伴珍返家,向之求婚,珍卻困擾欲予以婉拒,艾爾追問之下,方知珍為媒體披露之三重人格患者,但無以退卻,心意堅定。
白夏娃逐漸預知來日無多,因間接得知邦妮對珍之喜愛,就診時即透露希望珍接替兩人繼續生活。盧瑟繼而會見珍,珍表示某日代替白夏娃與邦妮嬉戲時,委身入挑高房屋之地下拾球,忽然體會十分熟悉之兒時場景。聽聞此事,盧瑟遂呼喚白夏娃並催眠之,試圖找出童年期之關鍵經驗,進行至六歲時,白夏娃突無法承受,由黑夏娃代替。黑夏娃有感末日將至,鬱鬱寡歡甚而哭泣,因盧瑟首先正視其存在,遂央求醫師保留其鍾愛之紅色衣裳,隨即配合由珍代而回話。當盧瑟依白夏娃之記憶詢問珍時,珍崩潰驚叫,勾起兒時於庭院玩耍,母親喚之入屋參與喪禮,並被迫親吻祖母遺體之片段。
事後,珍對舊日禮俗已然釋懷,並藉詩透露對死亡之觀感。盧瑟藉此詢問其高中教師,進一步至其小學首位教師,珍開始逐位回答,突發覺自己竟能一一細數兒時經歷,驚喜不已。而當盧瑟呼喚兩位夏娃未果,珍清楚知悉其已是完整個體,不再分裂。兩年後,盧瑟與戴接獲珍來信敘述近況,她已與艾爾、邦妮共同經營家庭生活,成功迎向新生。
左圖:《三面夏娃》1957年美國版封面。 右圖:1976年再版中譯本。
《三面夏娃》
在二十世紀早期,「人格分裂」已是著名的故事題材,並為社會大眾所初步認識。史蒂文生 (Robert Louis Stevenson)描寫雙重人格的《化身博士》(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 1886)即流傳多年,但這類事跡多半帶有傳奇色彩,致使人們處於懵懂之中。到了1954年,莎莉傑克遜 (Shirley Jackson)出版小說《鳥巢》(The Bird’s Nest),以一名具有三重人格的女性為主角,並在1957年改編為電影《麗茲》(Lizzie),使多重人格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舊稱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的症狀再度廣泛地引起美國民眾的好奇。
同年,在美國從事心理學研究的薛克本 (Corbett Thigpen)與柯烈克里(Hervey M. Cleckley)博士,將兩人於1951~53年間共同治療多重人格病患克莉斯蔻納塞茲莫 (Chris Costner Sizemore, 1927~)之記錄撰寫為一篇17頁的文章〈多重人格個案〉(A Case of Multiple Personality),刊登於心理學期刊。同行發現該文為二十世紀以來第一篇關於多重人格病例的觀察報告,使兩位醫師受到鼓舞,決定將之擴展成書。
薛克本與柯烈克里即以塞茲莫為藍本,創作了非小說體的故事。由於當時的公眾正處於對此心理疾病的好奇心中,加以《麗茲》甫於當年四月映演,為了趕搭熱潮,倫諾利強生 (Nunnally Johnson)甚至親自與兩位醫師接觸,為該書討論一個較為商業化的題名,於是《三面夏娃》應運而生。這本根據真實個案寫成的著作,脫離虛構的框架,使多重人格更為一般人所客觀了解,面世後迅速成為國際知名的書籍,更被視為第一本廣為人知的描寫「雙重以上人格」的作品。倫諾利強生迅速買下版權後,翻拍為電影,於同年九月上映。
《三面夏娃》原著類似論述、傳記與小說的綜合體,在「三位」女主角的遭遇之外,穿插許多薛克本與柯烈克里在當年初次面對多重人格病例的觀感,以及兩者針對過往極為有限的資料的引述及評論,末端的章節甚至還有兩人對於不同心理學論點解析夏娃之病因的批評。由於作者並非小說家,夏娃的故事不如後面諸作戲劇化,但因為這是較早期的病例,故書中有許多關於讀者來書以及夏娃參加全美心理研究大會接受鑑定等描寫,此外更配有三人格之心理測驗資料、白黑兩夏娃之書信以及珍手繪其夢魘之圖畫,引領讀者身歷其境,與醫師共同參與女主角的治療,引人入勝,十分精彩。
《三面夏娃》於1975年在台發行中譯本,由黃季媛翻譯,道聲出版。順帶一提,另一由史克里柏 (Flora Rheta Schreiber)創作,以多重人格為主軸的知名小說《十六個我》(Sybil)於翌年在台發行,此書亦有翻拍為電影。
左圖:療養院中,白夏娃與看護李歐納 (羅許威廉斯)一同讀詩,盧瑟醫生前來問候狀況。 右圖:黑夏娃溜出引誘李歐納,引來盧瑟醫生一頓訓話。
Chris Costner Sizemore
夏娃的「本尊」塞茲莫女士原有機會在電影版《三面夏娃》的序幕現聲接受訪問,但醫師認為不合適,他們並建議她不要出席首映會。塞茲莫事後回憶,認為應是原書及電影誇大她治療後的效果,其實,她在1953年結束治療後數月,症狀即又復發,並持續分裂出新的人格。
《三面夏娃》在當年造成廣泛矚目,但原著與電影均未與患者及其家屬詳加討論,塞茲莫並表示其授權是遭強迫所致,且未曾自兩者獲得任何利益。雖然薛克本聲稱事前曾與塞茲莫溝通,並付予相關之補償金,但據稱醫病雙方在此事以後即失去交集。
此後,塞茲莫曾數度出書分享其經歷。最早於1958年,以書中最後完整融合的女主角「伊芙琳藍卡斯特」(Evelyn Lancaster)之名,出版了《夏娃的最後面孔》(The Final Face of Eve),藉患者的角度呈現其生活。此書被視為《三面夏娃》的戲劇化改寫版本,十分暢銷。1977年,塞茲莫拋卻化名,以她本人的名義出版了《我是夏娃》(I’m Eve),詳細回憶當年接受薛克本及柯烈克里醫師治療的過程。這是在「夏娃」的身份隱藏了20餘年後,首度為大眾所知。接著,她再度將自己後期的人格分裂的經驗,以及透過七位心理醫師治療的歷程,深入撰寫成《我專屬的精神》(A Mind of My Own),於1989年出版。
根據塞茲莫敘述,其患病的真實原因,是在她兩歲期間接連目睹三樁意外事件,其中一件涉及死亡,由於缺乏足以應對的能力,因而開始了早期的分裂。直到塞茲莫康復以前,她共計有22個分裂人格,其中包括藝術家、詩人、裁縫師等,並可歸納為三個群體。
塞茲莫康復後,積極倡導心理健康的重要,曾於各地巡迴演講。即使她並非於1950年代便完全治癒,當2007年出席《三面夏娃》五十週年的慶祝活動時,仍在訪問中肯定當年薛克本及柯烈克里的治療,是使她邁向痊癒的起點。
左圖:珍妮華德飾演的三個人格,左起黑夏娃、珍、白夏娃。 右圖:夜間,黑夏娃總是換穿華服前往尋找樂子。
演員、導演簡介
珍妮華德 (Joanne Woodward, 1930~)有位喜愛電影的母親,以當時的紅星瓊克勞馥 (Joan Crawford)之名為女兒取名「Joanne」。華德自小受到母親薰陶,立志投身影壇,少女時期即參加過許多選美比賽,並在大學主修戲劇,繼而前往紐約參與舞台演出。1955年,她首次演出電影《原野藏龍》(Count Three and Pray),並持續活動於好萊塢與百老匯之間。華德的成名作是《三面夏娃》,藉著在本片分飾三人格的優秀演技,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華德於1953年結識保羅紐曼 (Paul Newman),並於1958年合拍《夏日春情》(The Long, Hot Summer)後結婚,此後至1990年止,夫妻兩人一共合作過十五部電影 (包含紐曼執導的作品)。華德目前仍在影視圈有零星演出,她晚近參與的知名電影有《費城》(Philadelphia, 1993)以及擔任旁白的《純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 1993)。
大衛韋恩 (David Wayne, 1914~1995)活躍於百老匯與好萊塢的名演員,也是第一屆東尼獎 (Tony Award)的得主之一。他原在克里夫蘭擔任統計員,在當地加入了莎劇劇團,於1935年首次登台演出。1947年,他在《彩虹仙子》(Finian’s Rainbow)一劇開始擔任主要角色,並藉之獲得東尼獎最佳男配角,繼而於1954年再憑《秋月茶室》(The Teahouse of the August Moon)得到最佳男主角獎。韋恩的劇場演出大約進行至1968年為止。
韋恩踏入影壇則在1948年,不同於在劇場的生態,他在電影中多半出任配角,重拍版的《兇手》(M, 1955)則是他少數領銜主演並詮釋反派的電影。韋恩在電影圈的活躍期間約至1970年代晚期,其後仍有零星演出,他參與過的名片包括《金屋藏嬌》(Adam's Rib, 1949)、《願嫁金龜婿》(How to Marry a Millionaire, 1953)等。1950~70年代間,韋恩也頻繁參加電視電影與影集演出。
李傑柯伯 (Lee J. Cobb, 1911~1976)的表演工作始於1930年代,先於1934年初登大銀幕,翌年加入紐約群體劇團 (Group Theatre),與導演伊力卡山 (Elia Kazan)、演員約翰加菲爾 (John Garfield)均為夥伴,並在30~40年代間從事夏季性劇團表演。在戲劇方面,柯伯主演的名作有《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 1949)以及《李爾王》(King Lear, 1968)。
至於電影,柯伯則在初入影壇不久即開始「超齡演出」,扮演中年或更年長的角色。他在電影中多半出任配角,但經常是排在男女主角後方的重要角色。柯伯最為人印象深刻的演出有提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岸上風雲》(On the Waterfront, 1954)、薛尼盧梅 (Sidney Lumet)的名片《十二怒漢》(12 Angry Men, 1959)以及晚期的代表作《大法師》(The Exorcist, 1973)。
倫諾利強生 (Nunnally Johnson, 1897~1977)是美國知名的編劇、製片與導演。從事電影業以前,他曾任派報生,繼而轉為初階記者。1919年,強生遷往紐約開始正式的記者工作,先後為多家報社撰寫新聞。除了報導以外,他也創作過不少短篇故事,於1925~32年間刊載,亦曾集結成書。強生進入電影圈的契機是在1927年,他出售一篇故事的電影版權,並開始尋覓電影評論的工作機會,後於1932年轉往好萊塢,短暫任職聯美 (United Artists)公司編劇,再與福斯簽訂合約,成為全職編劇。幾乎與此同時,他也開始擔任製片。
在與福斯兩次合約的七年間隔內,強生與獨立製片威廉葛茲 (William Goetz)創辦了國際影業 (International Pictures)。該公司與環球 (Universal)合併後,強生返回福斯任職,自1953年起也陸續執導過八部電影,最著名者為《一襲灰衣萬縷情》The Man in the Gray Flannel Suit, 1956)與《三面夏娃》。但強生仍以編劇生涯最為長久,直至1967年結束,最後一部作品是《決死突擊隊》(The Dirty Dozen, 1967)。
左圖:白夏娃出院後,不願拖累家人而決定與丈夫分居,面對茫然未來,勞夫給予鼓勵。 右圖:黑夏娃在白夏娃從事接線工作時出現,任意而為。
改編簡述
如果按名字計算,在《三面夏娃》原著中出現的人格有四個,在白、黑夏娃與珍互相融合之後,誕生的完整人格稱為「伊芙琳」。伊芙琳統合原本三個人格的特質,並且擁有舊日的記憶。特別的是,她與白夏娃仍然有一點區別,因此書中敘述當她「承接」後者的父母時,仍然需要時間適應。這是由於醫師研判夏娃最早的主要人格應是珍,在經歷喪禮的衝擊後才陸續分裂出兩個夏娃,意即長期作為「夏娃」之個體對外代表的白夏娃實則分裂出來的人格。故最初前來就診的雖是白夏娃,最末離院的卻變成了伊芙琳,這是此故事的特殊之處。
電影版將夏娃幼年被迫於喪禮中遵從禮俗親吻祖母遺體一事作為其人格分裂之因,不過,這件事在原著只是所有衝突累積到最後的爆發點。其實夏娃在幼年時期曾目睹溺斃之屍體自濠溝打撈上岸的情景,對死亡的恐懼以及想像逐漸在她的腦海中互相融合,成為一個濠溝怪獸的假想。夏娃母親對她施予的責罰以及雙胞胎妹妹出生後所感受到的冷落則是另外一層原因。當夏娃親吻祖母遺體,潛伏著的恐怖的夢魘與親情磨擦的壓抑同時湧現,便分化出循規蹈矩、多禮、內心不欲人知的白夏娃,而白夏娃愈將不滿向內在壓抑,這些情緒在意識下日積月累,終於組織化成為豪放不羈的黑夏娃。
後續面世的多重人格書籍曾提及於融合過程扮演重要角色的「ISH」(內在自助者)或「記錄者」,或許在1950年代尚未發現這種概念,因而《三面夏娃》沒有相關的論述。但在治療的中後期出現的珍,即稍微帶有記錄者的功能,因為她知悉兩個夏娃的事跡,並且對於融合有正面態度。不過,除了心理測驗與各種量表外,《三面夏娃》全書幾乎沒有交代太積極的治療方式 (也許當時尚未發明),人格的合成並非醫師直接進行,而形同藉由多次面談間接引領夏娃自行融合,因此「伊芙琳」是有些突如其來,令人措手不及的。
「精神醫學是剛起步而未曾開發的領域。過去數十年在我們的感覺裡,簡直就是原始時代。」薛克本如此敘述。在當年對於多重人格不甚了解,沒有太多前例可循的情況下,兩位醫師即客觀認定人格的「融合」較之「消除」對病人更有幫助。書中曾簡介1906年的「畢查姆 (Beauchamp)案例」,當時的醫師布林斯 (Morton Prince)有意地隔離畢查姆分裂出來的較為頑劣的人格,但在《三面夏娃》裡,薛克本與柯烈克里卻很健全的認為黑夏娃也屬於女性正常心理的一部份,這是很值得贊同的。
《三面夏娃》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作者相當程度地保留了造成夏娃分裂之因的推測,書中客觀解釋:「精神障礙的現象太複雜,只根據理論予以說明,我們相信不無導致錯誤之虞。」薛克本與柯烈克里分別根據心理力動學、變態心理學分析、佛洛依德學說針對夏娃案例濾出致病證據,進一步質疑其正確性,因而避免了以我們曾經十分常見的「蛇乃是男性性器之象徵」、「三歲至五歲的小女孩均相信自己本來有陰莖」等理由作為推論,乃至以「珍在夢中所看到的蛇形狀之大,數目之多,夜夜出現的執拗,在在都顯示珍對去勢的恐懼多麼強烈。」作結,誤導視聽。兩位醫師的作法引導讀者獨立思考,避免落入以某一性別之見作為度量的絕對標準,相信這在1950年代是很卓越的。
由薛克本與柯烈克里能有如此見解,自然得以想見他們所述之故事能盡量設身處地,以女性的立場出發,使讀者跟隨女主角經歷一切。也許當時得力於柯烈克里之妻露伊絲 (Louise Martin Cleckley)協助,使他們因而能貼近塞茲莫,與她站在同一陣線,而非「以男性的觀點度量女性如何看待事情」,因此《三面夏娃》的故事安排基本上比較傾向為女主角發聲。以陪伴夏娃渡過若干病痛的白勞夫為例,若以一般宣揚愛情實則仍算計男方得失的故事寫法,可能給予勞夫更多的同情,以致於使夏娃回歸家庭,彌補其損失,但兩位醫師卻是樂見夏娃堅持站起,勇於追求自己的愛與人生的。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多重人格再復發的可能,在《三面夏娃》內文已數度被提及。薛克本與柯烈克里對於夏娃是否會因重現舊疾而失去幸福並無十足把握,因此不同於電影的歡喜收場,原著的結局是在對夏娃的殷殷祝福中結束的。
左圖:黑夏娃為白夏娃試圖自殺一事前來通知盧瑟醫生。 右圖:當天,珍即出現,盧瑟醫生為此第三人格前去尋求戴醫生 (艾溫傑若米)協助鑑定。
淺談《三面夏娃》
關於「夏娃」的角色,倫諾利強生曾經先後與桃樂絲黛 (Doris Day)、珍妮佛瓊絲 (Jennifer Jones)、奧莉薇哈佛蘭 (Olivia de Havilland)、拉娜透納 (Lana Turner)等演員商談,卻分別遭遇不同問題,如珍妮佛瓊絲坦言被該角色驚嚇、瓊愛麗遜 (June Allyson)之丈夫認為她與故事人物並不相襯等。倫諾利強生一度屬意在1950年代同遭情緒問題困擾的茱蒂迦蘭 (Judy Garland),期望她能將夏娃演活。茱蒂迦蘭起初誤以為《三面夏娃》是部喜劇,在看過塞茲莫接受治療的影片之後,決定參與演出,但臨到最後一刻又取消了計劃。強生最後只得轉而自新人中尋求機會,因為曾經看過珍妮華德在電視劇中的演出而印象深刻,遂向公司建議指派華德擔任女主角,獲得同意,方告塵埃落定。
除了女主角曾有一番選角外,「盧瑟醫師」原先屬意的人選也非李傑柯伯,而是奧森威爾斯 (Orson Welles),但威爾斯當時正準備執導《歷劫佳人》(Touch of Evil, 1958),分身乏術。有趣的是,奧森威爾斯讀過《三面夏娃》劇本之後,向倫諾利強生直言飾演主角的演員將得到奧斯卡獎,而事後也成真了。
由原著引述的民眾來信將多重人格與魔鬼附身混為一談,可知此病症在當年尚屬一般大眾相當陌生的領域,因此倫諾利強生特別在電影前端安排了序幕,由英籍記者兼科學節目主持人庫克 (Alistair Cooke)擔任解說員,以使觀眾更易適應電影中的故事。為此,珍妮華德與強生也下了番工夫,使夏娃的詮釋不僅能傳神,也必須易使觀眾了解。華德在演出白、黑夏娃時,帶有南方口音,而轉換為珍時即將之去除。另外,在看過塞茲莫接受治療的紀錄影片後,強生認為塞茲莫轉換人格的速度很快,由演員照樣仿傚可能失去說服力,因此華德在詮釋轉換過程便放慢速度,使行為明顯化。
以本片平鋪直敘的改編法,失去諸如心理測驗、律師見證等足以引起觀眾興趣的內容後,最教人全神貫注的便是珍妮華德如何生動地詮釋三重人格的病患,畢竟透過原著的描述,人格之間的差距與轉換是相當戲劇化的。事實上,華德精彩的表現的確值得一座奧斯卡獎,她成功詮釋出黑、白夏娃在許多方面強烈的差異,而且是隨著劇情推展愈引人入勝的。更使觀眾刮目相看的莫過於「珍」出現的剎那,見了迥異於兩個夏娃的第三種行為模式如此順暢地流露出來,教人讚嘆。倘若華德的演出仍有什麼缺憾,大約是她將白夏娃演繹得相當壓抑,以致於顯得有點用力過度。因為黑夏娃的表現非常自然,白夏娃相較起來難免有些刻意。電影呈現人格變換的方式是由華德先雙手掩面或垂首昏去,而不如書中所形容的那樣「她面容上的所有線條似乎都在改變,…,有片刻之久她的表情深遂莫測,…」是略為可惜之處。但一位演員如真能做到這種程度,或許該謂之有特技表演之才能了。
《三面夏娃》所需的表演成份幾乎完全集中於珍妮華德,因此電影雖有其他的硬底子演員作為卡司,惜沒能給予他們太多發揮空間。按前節所述,白勞夫的角色經過簡化之後顯得非常木訥而蒼白,自然大衛韋恩的演技便無處展現了,另外他在演員表的順位雖然較前,實際上的戲份是較盧瑟醫師為少的。至於心理醫生多半只有一問一答的戲碼似乎更令人有志難伸了,其實,薛克本在原著內曾對醫方初次接觸多重人格的感觸多所著墨,因此這部份的張力仍是可以增加的。一如後來的瑞典金獎演員比比安德蓀 (Bibi Andersson)詮釋《未曾許諾的玫瑰園》的弗雷醫生一角未能展現演技,李傑柯伯的能力似乎也被大大浪費了。
多重人格需藉逐步融合為一走向痊癒,所倚靠的概念應非用人格「死去」形容之,因為每一人格實則宛如健全精神中的不同面向,片面而有缺憾之處,故原先分裂之人格更像藉融合以「重生」。當個體可以協調不同面向的性格各司所長,正如已消失的各個人格仍透過一運作順暢的管道接觸世界。
歡迎閱讀其他文學改編電影介紹
義大利之旅 (Viaggio in Italia, 1954)
(原著:葛蕾德《二重奏》)
瑪咪姑媽 (Auntie Mame, 1958)
(原著:派崔克丹尼斯《瑪咪姑媽》)
娃娃谷 (Valley of the Dolls, 1967)
(原著:賈桂琳蘇珊《娃娃谷》)
毒姬 (Il tuo vizio è una stanza chiusa e solo io ne ho la chiave, 1972)
(原著:愛倫坡《黑貓》)
私生活 (La race des 'seigneurs', 1974)
(原著:馬赫索《克麗西》)
未曾許諾的玫瑰園 (I Never Promised You a Rose Garden, 1977)
(原著:海納格陵《未曾許諾的玫瑰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