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men 17  w2.jpg

女人 (The Women)

美國上映時間:1939.09.01

上海上映時間:1940.01.12

出品:米高梅 (MGM)

導演:喬治庫克 (George Cukor)

演員:

瑙瑪希拉 (Norma Shearer) 飾 瑪麗海因斯 (Mary Haines)

瓊克勞馥 (Joan Crawford) 飾 克莉斯朵艾倫 (Crystal Allen)

洛賽琳羅姍 (Rosalind Russell) 飾 席薇亞福勒 (Sylvia Fowler)

瑪莉波蘭 (Mary Poland) 飾 芙蘿拉 (The Countess De Lave)

寶蓮高黛 (Paulette Goddard) 飾 蜜麗安艾朗斯(Miriam Aarons)

菲黎斯波瓦 (Phyllis Povah) 飾 伊蒂斯波特 (Edith Potter)

瓊芳登 (Joan Fontaine) 飾 佩姬黛 (Peggy Day)

維琴妮亞韋德勒 (Virginia Weidler) 飾 小瑪麗 (Little Mary)

露西爾華森 (Lucile Watson) 飾 莫海德夫人 (Mrs.Morehead)

瑪裘莉緬因 (Marjorie Main)飾 露西 (Lucy)

海妲霍柏 (Hedda Hopper)飾 桃莉 (Dolly Dupuyster)

黑白,部份彩色 / 英語 / 133分鐘

製片預算:1,688,000美元

美國票房:1,610,000美元

 w5.jpg w4.jpg

左圖:瑪莉 (瑙瑪希拉)前往美容院,聽聞自己丈夫外遇,十分錯愕。 右圖:席薇亞 (蘿莎琳羅素)連絡伊蒂絲 (菲黎斯波瓦)前往百貨公司見見小三克莉斯朵 (瓊克勞馥)的模樣。

劇情介紹

  席薇亞於沙龍聽聞美容師道出有關表姊瑪麗之夫史帝芬外遇之流言,見獵心喜,立即通報友人伊蒂絲,兩人為此興奮不已。瑪麗家正準備次日將至的加國之行,母女十分雀躍。當天,一群女性友人至瑪麗家中聚餐,史帝芬突致電需取消行程,席薇趁勢慫恿瑪麗至沙龍試色新款指甲油,對即將發生之事拭目以待。瑪麗至沙龍指定歐佳美甲,歐佳誤以為瑪麗同為八卦而來,遂透露史帝芬外遇消息。瑪麗十分震驚,表面佯裝若無其事。

  莫海德夫人透過歐佳知悉此事,前來探望女兒瑪麗。瑪麗方才得知其母及祖母均經歷過丈夫外遇,然均以緘默化解危機。由於認為時代已變,瑪麗一度決定與史帝芬攤牌,遭母親阻止,並受邀一同至百慕達渡假。史帝芬致電表示無法參加晚餐,瑪麗按兵不動,決定赴其母親之邀。

  席薇亞與伊蒂絲興致勃勃前往專櫃欲一窺史帝芬外遇對象克莉斯朵之面目。克莉斯朵於後方倉庫接獲史帝芬來電告知欲取消約會,千方百計嘗試挽回局面,成功保住其生日晚餐。席薇亞佯裝挑選香水,實則挖苦克莉斯朵,未料對方亦是精明之人,逮住細節趁機暗諷,導致席薇亞氣結,與伊蒂絲在百貨公司大出洋相,敗興而歸。

  瑪麗提前與母親歸來,與一群好友至百貨公司欣賞服裝秀。會後正欲購買一套昂貴睡衣時,卻被克莉斯朵先行買去,因而知悉丈夫情婦之模樣,不巧兩人正好被安排對門之試衣間。席薇亞見機不可失,向瑪麗危言聳聽,表示其夫之偷情已波及女兒。瑪麗情急之下,遂前往試圖與克莉斯朵談判,怎料對方態度強硬,引起輕微爭執,不歡而散。幸而克莉斯朵無意佔有小瑪麗,終使瑪麗得以稍安。

  席薇亞與佩姬進行私人運動訓練,伊蒂絲前來轉告其一時疏忽將瑪麗與史蒂芬之婚變透露予花邊新聞記者桃莉。佩姬大為驚愕,看衰未來發展,並認為一切因席薇亞而起。外遇事件不久見報,史蒂芬為此與瑪麗電話談判,海因斯家之女傭們密切留意動態,深怕影響飯碗,末了終聽聞瑪麗提及離婚。

  海因斯家正辦理離婚手續,莫海德夫人前來關心,隱隱慫恿瑪麗挽回,瑪麗雖相信丈夫仍深愛自己,卻為尊嚴而離意甚堅。預備出發至雷諾暫住前,瑪麗嘗試告知小瑪麗離婚一事。小瑪麗得知實情,難以接受,獨自至洗手間悲泣。

  佩姬與丈夫決裂,因而與瑪麗搭乘同班火車。見佩姬仍感猶疑,瑪麗遂勸之回頭,佩姬為尊嚴婉拒,使瑪麗想起自己。車廂內充滿失婚婦女,各人觀感五花八門,夜寐時分,瑪麗至交誼廳閱讀,伯爵夫人芙蘿拉熱情邀之共飲,並介紹同樣失婚之蜜麗安,繼而暢談其情史,三人舉杯同敬可合法離婚之鎮。

  一行人暫居雷諾鎮上一牧場,由同為離婚婦女之當地居民露西負責照料。瑪麗於該鎮辦妥離婚,次日即將返城。芙蘿拉攜來美酒慶祝瑪麗恢復自由,並暢談其牛仔新寵巴克,有意助其進軍紐約藝壇,問及蜜麗安之新歡時,得知其為瑪麗一位好友之丈夫。稍後,席薇亞亦前來辦理離婚,令瑪麗與佩姬一陣錯愕,席薇亞甫到即對丈夫抱怨連連,不料閱讀信件時卻自剪報發現其丈夫之外遇對象竟是蜜麗安,旋即前往質問,兩人齟齬,大打出手。席薇亞為此情緒失控,被露西強行架離。

  佩姬至雷諾後始終身體不適,經檢查發現懷孕,興奮不已。瑪麗代為通知其夫約翰,使佩姬與丈夫對話,兩人終因新生命盡釋前嫌。蜜麗安知悉瑪麗仍心繫史蒂芬,鼓勵其勇於追求,迎戰情敵挽回丈夫。彼時史帝芬致電,使瑪麗重燃希望,不料對方卻通知已與克莉斯朵結婚,瑪麗因而陷入悲傷。

  十八個月後,克莉斯朵對於婚姻生活已感厭倦,以泡澡舒緩神經為由與新歡電話交談,期間小瑪麗為至瑪麗住處而來道別,克莉斯朵誤認其竊聽通話內容,與之發生爭吵,末了忿然差之離去。稍後其情人再度致電,克莉斯朵遂強調當日勿再通話,適逢席薇亞來訪,緊急中斷交談。席薇亞前來閒聊,透露史蒂芬之倦意,引起克莉斯朵不悅,不久,席薇亞透過電話查覺克莉斯朵疑似不軌,果然趁其淋浴時接獲其情人來電,驚知對方竟是巴克,雙方遂約定隱藏真相。

  瑪麗舉辦派對款待一群友人,獨缺席薇亞,伊蒂絲遂藉機透露其單戀一醫生之事。眾人臨行俱樂部續慶之際,芙蘿拉透露巴克似有不忠,因而決定遷離紐約。瑪麗送走女友們,預備就寢,莫海德夫人鼓勵女兒追求愛情,然瑪麗仍對當初為其尊嚴而離婚感到罪惡。小瑪麗睡前與母親談心,提及史帝芬近來心力交瘁,瑪麗自女兒話中推測克莉斯朵出軌,大為振奮,即刻整裝趕往俱樂部。

  派對中,瑪麗刻意佯裝與席薇亞心儀之醫生過從甚密,謊稱流言克莉斯朵,席薇亞一時氣憤,抖出克莉斯朵外遇之事實,瑪麗旋即轉告同在場之記者桃莉,並聯同夥伴將席薇亞關入倉庫。花邊新聞爆發,於俱樂部釀起軒然大波,克莉斯朵得知事跡曝光,前來尋席薇亞問罪,無懼於因外遇而失去贍養費,不料卻得知巴克為芙蘿拉所力捧,實則一文不值,窘困已極,氣憤離去。佩姬前來通知史帝芬守候於外,亟欲返回妻子身邊,瑪麗喜極,迎回真愛。

The Women 05 The Women 04
 
左圖:1936年《女人》舞台劇版海報。 右圖:1939年電影版主要演員與導演喬治庫克合影

The Opposite Sex The Women 2008

左圖:1956年翻拍電影版《群芳譜》。 右圖:2008年翻拍電影版《女人至上》

關於《女人》

  1939是好萊塢影史上不朽的一年,許多經典鉅作都在這年問世,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以及《關山飛渡》(Stagecoach, 後譯「驛馬車」),特別是前兩部耗資鉅大的彩色片,留傳至今仍然家喻戶曉。

  《女人》現今的知名度雖然不及上述三者,但同樣是當年的十大賣座電影之一,並且由於種種原因成為話題鉅作。它是部相當入時的喜劇,談論摩登女性的感情觀,尖酸地諷刺兩性婚姻,片中除了一場由名設計師Adrian設計的彩色服裝秀之外,演員的服裝亦出自設計師之手。在電影帶領服裝潮流的年代,《女人》大幅宣告1940年代的服飾流行風格。

  本片改編自曾任美國駐義大利及巴西大使的克萊兒布斯露斯 (Clare Boothe Luce)撰寫的同名情境喜劇,原劇於1936年12月在百老匯的艾娑芭里摩劇院 (Ethel Barrymore Theatre)首演,採用40位女性演員,反應相當熱烈,連演至1938年7月,總計657場。該劇也曾於1973及2001年重新搬上舞台。

  《女人》承襲舞台劇的安排,全由女性擔綱演出,計有多達135位女演員參與拍攝,卻沒有任何男演員演出,據說連寵物都沒有公的,是米高梅的一項創舉。除此之外,卡司集合了眾多著名的女星,包括瑙瑪希拉、瓊克勞馥、蘿莎琳羅素、瓊芳登、寶蓮高黛等人,搭配擅長以影像刻劃女人的導演喬治庫克,陣容所向披靡。

  本片曾兩度重拍,分別為1956年的《群芳譜》(The Opposite Sex)以及2008年的《女人至上》(The Women),新作雖然都試圖跟隨時代改良,但成就皆不如1939年的原作。

The Women 03 w6.jpg

左圖:席薇亞在美容院聽見瑪莉丈夫外遇的八卦,興奮不已. 右圖:瑪麗與克莉斯朵在百貨公司狹路相逢,兩個人都打算購買同一套睡衣。

w12.jpg The Women 06

左圖:前往鄉村的火車上,芙蘿拉 (瑪莉波蘭)大方與蜜麗安 (寶蓮高黛)、瑪麗分享愛情。 右圖:席薇亞得知自己丈夫的外遇對象是蜜麗安,當場與之扭打起來,引得眾人手忙腳亂。

演員簡介

  瑙瑪希拉 (Norma Shearer, 1902~1983)九歲時即下定決心成為演員,由於家道中落,母親便於1920年攜希拉與姊妹們前往紐約尋求發展。希拉初時經歷連串挫折,她的斜視與外型受到齊格飛 (Florenz Ziegfeld)與葛里菲斯 (D. W. Griffith)的否決,仍靠著強烈的企圖心得到在環球 (Universal)出演小角色的機會,並且為此辛勤藉著練習治療斜視。同年,希拉亦開始擔任模特兒。1923年,她受導演赫洛屈 (Hal Roach)賞識,介紹至梅耶公司 (Louis B. Mayer Pictures),起初的情況同樣一波三折,皆靠希拉的決心以及一點運氣克服,末了終得扶搖直上,在1924年順勢成為米高梅 (MGM)合併之後的主要演員,屢創票房佳績。

  希拉頗受米高梅副總裁伊爾文泰堡 (Irving Thalberg)賞識,在初次挑樑鉅片《學生王子》後與之結婚,此後更加平步青雲,連演諸多理想角色,並得力於技術部門服務的兄弟道格拉斯 (Douglas Shearer),成功過渡至聲片階段。當時為了尋求突破,希拉嘗試改變形象,主演《棄婦》(The Divorcee, 1930),以本片榮獲奧斯卡獎,並轉型詮釋起性愛自主的女性,被稱許為婦女解放的先鋒。30年代初期,希拉憑其鼎盛的聲譽,與葛麗泰嘉寶 (Greta Garbo)、瓊克勞馥 (Joan Crawford)並列為米高梅的三大票房巨星。

  電影檢查制度在1934年實施後,希拉不再若從前能自由詮釋奔放的女性,因而轉演時代劇、真實故事或史詩電影。期間主演過莎士比亞的《鑄情》(Romeo and Juliet, 1936)以及耗資甚鉅的《絕代艷后》(Marie Antoinette, 1938),透過後者再度提名奧斯卡。希拉因其身份與當年豪華的氣勢,被譽為「米高梅第一夫人」。1940年代初期,她因接連與名片擦身而過,新作成績亦不甚理想,而淡出影壇。

  瓊克勞馥 (Joan Crawford, 1905, 06~1977)早年曾擔任女侍與模特兒等,擅舞的她從影之前已累積不少獎座,因而在她初入影壇的1920年代,也位列流行的玉腿明星之一。克勞馥於1925年從影,同年已開始在較次級的製作中擔任女主角,即便她在數年間主演過不少電影,但只是小有名氣,未有大紅。到了1928年,方憑藉《現代少女》(Our Dancing Daughters, 1928)竄紅,躋身票房紅星,並成為美國少女們的偶像,鑑於電影的風潮,米高梅 (MGM)為此兩度以相同或近似的人馬開拍續集。

  此後,克勞馥多演爛漫的少女、社交名媛或力爭上游的女工,在1930年代前期曾紅極一時,且連續數年在全美十大票房巨星榜上有名。但到了30年代後期,由於接演的角色缺乏變化,克勞馥開始經歷數年的事業低潮,主演的電影屢屢虧損,因而被冠上「票房毒藥」之名。1939年,她勉強藉著《女人》的熱門扳回一成,曾經驕傲地表示當時命名為「瓊」的女嬰,有一半是因她之故。

  然克勞馥的低潮尚未結束,最終在1943年黯然結束與米高梅的合約。轉投華納之後,方於1945年以《慾海情魔》(Mildred Pierces 1945)贏得奧斯卡影后,東山再起,邁向另一波顛峰。

  洛賽琳羅姍 (Rosalind Russell, 1907~1976, 今多譯「蘿莎琳羅素」)原被期許成為教師,但卻一心決定朝喜劇演員發展,為此就讀美國戲劇學院羅素以模特兒身份起家,繼而於1930年代初前往波士頓參與舞台劇演出,並接受聲音訓練,但當時她仍籍籍無名。稍後,羅素試圖至環球發展電影事,因對該公司環境失望而轉投米高梅,旋即配演許多喜劇而打開知名度,倍受肯定。1939年,羅素藉《女人》一片的長舌婦角色奠定了她實力派喜劇演員的地位,又在翌年以霍華霍克斯 (Howard Hwaks)的名片《再度劉郎》(His Girl Friday)享譽影壇。

  1940年代,羅素接連主演許多喜劇,三度獲得奧斯卡提名,並兩度摘下金球影后。1953年,她稍早領銜的《妹妹愛琳》(My Sister Eileen 1942)在百老匯易名《幸福鎮》(Wonderful Town),以音樂劇的形式搬上舞台,羅素再度親自詮釋,大獲成功,並得到東尼獎 (Tony Award)的肯定。1956年,她主演小說改編的舞台劇《瑪咪姑媽》(Auntie Mame),此作極為轟動,連演將近兩年之久,羅素亦以1958年的電影版榮登金球影后。

  羅素在1950年代期間也曾客串若干電視影集,亦擔任過數次主持。1960年代以後,羅素繼續活躍影壇,再憑《天涯知己》(A Majority of One, 1961)與《玫瑰舞后》(Gypsy, 1962)連續兩年榮獲金球獎。

  寶蓮高黛 (Paulette Goddard, 1910~1990)童年時期即為負擔家計而開始擔任兒童模特兒,經由叔叔介紹,她在1926年投身「齊格飛女郎」的行列,並一度參演舞台劇。1929年,高黛初次接觸影壇,並陸續與製片人簽約,以閒角身份演出不少電影。高黛因與卓別林 (Charlie Chaplin)相戀的緣故,遂被延攬擔任《摩登時代》(Modern Times, 1936)的女主角,並藉此片一炮而紅。30年代晚期,她接演數部米高梅出品的電影,並與瑙瑪希拉、瓊克勞馥、瓊芳登都曾是《亂世佳人》女主角「郝思嘉」的人選,雖然最後並未錄用,但眾多被考慮過的演員裡面,只有她一路挺進最後兩強,與費雯麗共同參加最末的試鏡。

  高黛於1939年轉投派拉蒙,成為她生涯的轉捩點,不僅藉《光榮的歡呼》(So Proudly We Hail!, 1943)提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繼而的《風流貴婦》(Kitty, 1945)更使其聲譽達於鼎盛,期間,高黛領銜主演不少電影。1940年代末,她離開派拉蒙,仍為多家公司拍攝電影,但此時的人氣已不若以往,至1954年基本息影。1964與72年,高黛曾兩度計劃復出,但均只參與一部作品即告隱退。

The Women 16 w16.jpg

圖:瑙瑪希拉、瓊克勞馥與蘿莎琳羅素。

三大女星的頭牌戰爭

  本片拍攝期間有個趣聞,米高梅在製作電影片頭時出了大問題。當年的片頭多半都會將一個首席演員的名字放在片名的上方,也就是俗稱的掛頭牌,但是《女人》卻集合了數名大明星,該由誰掛頭牌呢?

  最初的安排,是掛瑙瑪希拉的名字,因其合約裡明訂自己的每一部電影都必須掛頭牌。但是此舉引來瓊克勞馥的不滿,她同為巨星,而且合約裡也約定了每一部電影都必須掛頭牌,於是她要求米高梅必須也將她的名字掛上去。公司當局看在瓊克勞馥確是有地位的明星,並且飾演片中要角,於是答應了她的要求。

  瑙瑪希拉向來與瓊克勞馥不合,原本相當不願意與瓊克勞馥對分頭牌,但礙於公司的決定,仍舊勉強接受了,但這件事使她頗為不悅。

  不料電影拍攝到一半,飾演三姑六婆的蘿莎琳羅素因為演技受到青睞,也動了瓜分頭牌的念頭。無庸置疑,瑙瑪希拉與瓊克勞馥異口同聲拒絕,尤其瑙瑪希拉先前已委屈讓步,這次更是不想答應。蘿莎琳羅素見情況不利於她,便裝病在家,連續數天未參加拍攝工作,公司只得好言力勸,請希拉與克勞馥退讓。不得已之下,瑙瑪希拉開出條件,即蘿莎琳羅素的名字,字體大小只能是自己與瓊克勞馥的一半。

  於是《女人》便出現了難得一見有三位女星同掛頭牌的畫面。但「電影圈沒有永遠的敵人」,1956年,當翻拍的《群芳譜》上映時,瑙瑪希拉倒是透過電話與瓊克勞馥聯絡,兩人同聲一氣,認為新作實在將故事給拍壞了。

 w8.jpg The Women 18

左圖:席薇亞前往探視克莉斯朵,實際上不懷好意,欲打聽消息。 右圖:瑪莉試圖以席薇亞之私事套話,引起花邊新聞記者 (海妲霍伯)注意,佩姬 (瓊芳登)則對於瑪莉的反常不知所錯

淺談《女人》:It’s All About Men

  本片在片頭處即以各種不同的動物巧妙地預示每個角色的性格,以及上流生活圈的大致生態。故事開始於美容沙龍的大廳,充滿太太小姐們的嘰嘰喳喳,似也暗示片中的大多女性無論性格上有何差異,大抵都不脫七嘴八舌、喜好八卦的習慣。雖然蜚短流長是現代生活令人厭惡的生態,但正因為如此,方造就了整部電影的劇情轉折與使人捧腹的調性。

  《女人》的主軸聚焦於少奶奶瑪麗的婚姻危機,在充滿流言蜚語的上流女性生活圈內是如何造成她需要面對一連串的打擊與挑戰,末了所以能挽回破碎的家庭卻又意外歸功於那些探聽秘辛、散佈小道消息的本事。本片擁有豐富的旁枝,五花八門的情節與主軸環環相扣,精心設計的玄機遍佈,加以尖酸刻薄的台詞及富喜劇性的場面調度,進而創造多采多姿的可看性,宛若一層亮麗的糖衣緊抓觀眾的注意力。但除光彩奪目的時尚、富麗的場景以及引人噴飯的笑料之外,電影亦有發人共鳴的情感鋪陳,尤以描寫女人內心的感情、同性關係方面以及角色的性格刻劃部份均很細膩,是部不流於膚淺的喜劇。

  曾經擅演熱情奔放、性愛自主女子的瑙瑪希拉,這回詮釋一位端莊嫻雅的妻子亦入木三分。她的情感拿捏恰到好處,演技亦相當自然流露,尤以每至傷心出緩緩湧出的淚光與聲音變化,內斂而有感染力,與小瑪麗及莫海德夫人的親情互動也生動而不矯情,教人讚嘆。蘿莎琳羅素的表演則更是一絕,《再度劉郎》中連珠砲般的口才,在本片已可窺知數成,她不僅擅於詮釋對白,面部表情與肢體語言也十分豐富靈活,不虛為硬底子的喜劇演員。瓊克勞馥在片中的戲份不算很多,但30年代早期走偶像路線的她,也藉著本片展示了自己的表演實力,即便情婦一角的安排有些典型,但那「獵豹」似的精髓依舊被克勞馥掌握住了。

  透過本片可以略知,當時外出謀生的女子多屬中低社會階層,豪富人家的太太則是遊手好閒。職業婦女曾有一個時期被認為是笑話,當年的社會認為女人的職責是在家相夫教子,自然有點財富的人家便不會讓妻子外出爭奪「男人做的事」。因此,電影裡除瓊克勞馥飾演的克莉斯朵以外,其餘的瑪麗、席薇亞等諸多均是婚後即成為活動擺飾般的貴婦人,泰半家事有女傭打點,而她們養尊處優,流連於百貨公司、宴會、美容沙龍之間。生活的圈子僅僅提供有限的視野,也許這便是她們每個人都如此在乎男性的原因,所以電影的宣傳標語「It’s All About Men」倒是切中主題的:那時,女人總環繞著他們打轉。

  「It’s All About Men」的另外一層意涵,是電影相當程度提供了男性行為與心理層面的剖析,透過眾多女性角色之口道出婚姻中男人的種種缺點以及當他們涉入外遇事件時的心境。自克莉斯朵、露西、海因斯家的女傭等等,不難看出她們呈現了「男人都會外遇」的母題;至於瑪麗、佩姬、芙蘿拉等人,則展示著「女人都需要愛情 (而愛情卻等於婚姻?)」於是這兩方的拉鋸使外遇危機頓時成為無解的難題。這時,莫海德夫人與蜜麗安曉以瑪麗的長篇「大義」,明顯便揭示出電影的立場趨於保守的一端:當丈夫外遇時,妻子應該作他的避風港與燈塔,等待他回頭是岸。問題來了:那麼誰作妻子的避風港?

  電影安排了許多人圍繞瑪麗身邊,營造出她不乏依靠的假象,然而片中全無男性角色,觀眾容易忽略男性自有朋友圈的事實,史蒂芬順理顯得孤立無援,只能受克莉斯朵的愚弄。在這種手法之下,史蒂芬被偽裝得相當無辜,宛如上當的小綿羊,因而男人外遇的錯誤與責任即撇清得一乾二淨,反而全是狐狸精或長舌婦的過失。當瑪麗初得知丈夫不忠的情事時,莫海德夫人對女兒的教誨更顯現出「男性的外遇是可以容忍的錯誤」這種守舊的思想。試想如果男性必定會外遇,家庭幸福全靠女性緘默而來,那麼當初男方結婚所允諾的誓言豈不天大謊言?

  《女人》的性別立場使人想起密勒 (Miller)在《女性新心理學》模仿傳統女人的口氣:「『男人難免孩子氣。讓他們玩點小遊戲無妨。……我們照顧他們,好讓遊戲繼續下去。沒有我們的話,他們就玩不成了。』…老祖母不曾告訴我們的是,男人也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女性更該積極促使男人改變,而不是縱容他們一再犯下外遇事件,然後再回頭是岸。否則何必結婚呢?況且男人的錯誤需要他們自己面對與解決

  電影中隱隱歸咎於女性為了尊嚴而決定離婚是不智而無責任感的行為,並安排瑪麗在片末道出「戀愛中的女人是沒有自尊的」。也許女性該徹底檢討錯誤是出在「愛」的本身,她們自古以來因為戀愛而摒棄自尊,將無數男人給寵壞,以致於可冠冕堂皇地聲稱妻子應該為愛幫助丈夫收拾闖出的爛攤子並原諒他,但女性外遇卻演變成滿城風雨的花邊新聞。女性在愛中也該擁有理性與自尊,瞧瞧我國不成比例的通姦告訴,正是男人大大方方為「尊嚴」而與妻子反目成仇、破壞婚姻的例證。

  離婚是1920年代前後,女性為自己爭取而來的權利,誠然,當時的女性處在一個矛盾的階段。瑪麗曾以男女平權、自由戀愛向母親強調自己應可使用離婚的籌碼,但實際上,當女人的生活全繞著有限的範圍與男人旋轉時,她沒有足夠的後天條件,也就是經濟獨立,以與男人爭取平等。可貴的是,瑪麗仍舊擁有當年初萌芽不久的女性意識,得以透視「孩子需要母親」作為挽回婚姻的理由之牽強,那是將女性侷限在原始的哺育範圍、將女性的社會功能低階化的藉口。

  以當時的社會環境,或許無法要求《女人》提供政治正確的性別安排,但在戲劇的專業方面,本片的成就仍是無庸置疑的。或許「It’s All About Men」仍然適用於今日的客觀環境,因為男權的社會無論如何改善,永遠有幾成風俗規矩以男性的角度為準則,但隨著女性意識的茁壯,女人的心緒終於能愈來愈重視「自我」,不再「All About Men」。

(本片在台發行之DVD以「火之女」為譯名,欲查找時請留意)

(上海映演廣告,感謝小管)

Written by Evancefree counters

 

其他瑙瑪希拉主演之電影介紹

學生王子 (The Student Prince in Old Heidelberg, 1927)

 

其他瓊克勞馥主演之電影介紹

現代少女 (Our Dancing Daughters, 1928)

時髦的蜜月 (Our Modern Maidens, 1929)

新女訓 (Our Blushing Brides, 1930)

婚姻問題 (This Modern Age, 1931)

林頓姑娘 (Letty Lynton, 1932)

女人面孔 (A Woman's Face, 1941)

怨婦悲秋 (Autumn Leaves, 1956)

姊妹情仇 (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 1962)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依凡斯 的頭像
    依凡斯

    美的影話

    依凡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