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少女 (Our Dancing Daughters)
美國上映時間:1928.09.01
上海上映時間:1930.03.26
地區:美國
出品:米高梅 (MGM)
導演:哈利貝蒙 (Harry Beaumont)
演員
瓊克勞馥 (Joan Crawford) 飾 戴安娜麥德芙 (Diana Medford)
桃樂茜賽白絲丁 (Dorothy Sebastian) 飾 畢翠斯 (Beatrice)
愛妮泰潘琪 (Anita Page) 飾 安 (Ann)
莊尼麥克布朗 (Johnny Mack Brown) 飾 班布連 (Ben Blaine)
尼爾艾瑟 (Nils Asther) 飾 諾曼 (Norman)
艾德華努根 (Edward Nugent) 飾 佛萊迪 (Freddie)
黑白 / 英語 (部份有聲) / 84分鐘
製片預算:178,000美元
美國票房:757,000美元
左圖:青年們至戶外郊遊,戴安娜 (瓊克勞馥))與班 (莊尼麥克布朗)來到海濱岩上,戶訴衷情。 右圖:眼見班與安藕斷絲連,戴安娜十分落寞,畢翠斯 (桃樂茜賽白絲丁)在旁安慰。
劇情簡介
善舞的少女戴安娜時常出入各家派對及舞會,周旋於年輕男女之間,不亦樂乎,是俱樂部裡最受歡迎的成員,但是家長們卻不大喜歡她,原因出於認為她過份狂野。某場派對中,戴安娜邂逅了斯文有禮的少年班,並對之一見鍾情,不巧的是,班似乎也對同來遊玩的安頗感興趣。
不同於戴安娜的豪爽,安擁有一付乖巧女孩的模樣,但實際上她的個性驕縱而自私,並且受其母親影響,被金錢左右價值觀。安原先有一要好之異性朋友佛萊迪,但班的百萬家財更勝一籌,故以他為結婚目標。相對的,戴安娜的個性天真爛漫,人品也較高潔,只是鮮為人知罷了。
一群年輕人至郊外野餐,戴安娜與安皆因對方與班的要好互動而感到不是滋味,騎馬遊玩時,戴安娜施計得以與班親近,兩人在海濱情話綿綿。到了夜晚在諾曼遊艇上的宴會,安佯裝生病缺席,實則也與班於海濱約會,當兩人一同赴宴,並宣告訂婚時,戴安娜心碎不已,幸而好友畢翠斯總是在旁給予支持。
諾曼與畢翠斯新婚,出於諾曼不喜吵鬧,畢翠斯獨邀請戴安娜參觀新居,不料先前一同參與大小派對的富家子弟卻不請自來,使諾曼起了妒心,大發脾氣。
安仍然與佛萊迪過從甚密,為此母女發生齟齬,班前來邀安晚餐,並一同於餐後前去與安之母親見面。安佯裝母親生病無法見客,稍後卻被拆穿,大吵大鬧,終於使班發現了她任性愛撒謊的真面目,決心求去。
班前往戴安娜的餞別派對,得知她已計劃到歐洲留學。安遭到拋棄,心有不甘,也來到派對尋戴安娜理論,並要在場的眾人在旁圍觀,但她蠻橫的態度令人不齒,戴安娜丟下幾句心頭話便離開現場。安十分不悅,喝醉了酒,佛萊迪不願再收拾爛攤,便將之丟給妹妹畢翠斯。畢翠斯央求諾曼送安回家,安在樓梯上穿著披肩時,不慎失足摔死。
當戴安娜返回美國,終與班有情人終成眷屬。
圖:左起桃樂茜賽白絲丁、瓊克勞馥、愛妮泰潘琪
演員、導演簡介
瓊克勞馥 (Joan Crawford, 1905, 06~1977)早年曾擔任女侍與模特兒等,擅舞的她從影之前已累積不少獎座,因而在她初入影壇的1920年代,也位列流行的玉腿明星之一。克勞馥於1925年從影,同年已開始在較次級的製作中擔任女主角,即便她在數年間主演過不少電影,但只是小有名氣,未有大紅。到了1928年,方憑藉《現代少女》(Our Dancing Daughters, 1928)竄紅,躋身票房紅星,並成為美國少女們的偶像,鑑於電影的風潮,米高梅 (MGM)為此兩度以相同或近似的人馬開拍續集。
此後,克勞馥多演爛漫的少女與社交名媛或力爭上游的女工,在1930年代曾紅極一時,且連續數年在全美十大票房巨星榜上有名。30年代後期,她開始經歷數年的事業低潮,轉投華納之後,於1945年以《慾海情魔》(Mildred Pierces 1945)贏得奧斯卡影后,東山再起,邁向另一波顛峰。
愛妮泰潘琪 (Anita Page, 1910~2008)初次演出電影是在1925年,當時,為貝蒂伯朗遜 (Betty Bronson)處理影迷來信的專員推薦她步入影壇,潘琪於是前往派拉蒙 (Paramount)與米高梅試鏡,雙雙錄用,並選擇後者簽訂合約。1928年,潘琪為米高梅拍攝首部電影中即擔任女主角,同年即藉著與瓊克勞馥合演的《現代少女》(Our Dancing Daughters)開始走紅,此後連連與當時的紅牌男星搭檔演出。1929年,她參與榮獲奧斯卡的有聲歌舞片《百老匯之歌舞》(The Broadway Melody),飾演純真欲追求感情的歌舞女郎,聲譽頓時達到顛峰,且曾是當時擁有最多影迷來信的女演員。
1933年,愛妮泰潘琪與米高梅約滿,選擇在當紅時急流勇退,步入婚姻。第一任婚姻由於丈夫重婚而無效,潘琪稍後曾客串一部電影,繼而再婚。過著平順家庭生活的她,在退出影壇50年後,於1996年復出拍攝若干電影,並在幾部紀錄片現身說法,暢談往日的影圈生態。
桃樂茜賽白絲丁 (Dorothy Sebastian, 1903~1957)自小即嚮往成為演員,但她的父母並不同意,為此她隻身飛往紐約追求事業,學習舞蹈以及矯正過重的南方口音。然而經過一番努力,她的表演之路仍屢屢受挫。直到1924年,賽白絲丁才初次在百老匯歌舞劇中亮相,並在翌年開始演出電影。她雖非鋒頭甚健的大明星,仍在幾部較小型的製作擔任過主角,也曾與瓊克勞馥、巴斯特基頓等人搭擋。
賽白絲丁於1920年代晚期~30年代初期頗具知名度。她自1930年婚後即逐漸減少拍片,一度淡出,至1936年離婚始返回影壇,此後多以擔任配角為主。
莊尼麥克布朗 (Johnny Mack Brown, 1904~1974)在高中時即是足球校隊中的名人,大學期間更榮獲「最有價值球員」(Most Valuable Player)。由於他的高人氣,布朗曾登上「Wheaties」麥片的外盒 (該品牌固定印製著名體育明星照片於包裝盒,製造話題),因而被發掘前往試鏡,在1927年踏入影壇。布朗早期多任配角,但也主演過一些規模較小的製作,直到1930年,藉著挑樑演出的西部片《比利小子》(Billy the Kid)聲名大噪,並在30年代早期一度平步青雲,演出許多A級製作。幾成米高梅首席男星時,布朗卻突然在《笑罪人》(Laughing Sinners, 1931)一片遭到換角,取而代之的克拉克蓋博 (Clark Gable)快速走紅。
事業浮現危機之際,布朗轉而主演小成本的西部片,從而創造生機。至1950年代,他參與的西部片多達127部,成為此類電影最具代表性的男星。1953年,當西部片的市場逐漸沒落,布朗即淡出影壇。50年代後期,他曾在幾個電視影集中客串,至1965年又復出參與三部電影,此後便全面息影。
尼爾艾瑟 (Nils Asther, 1897~1981)原籍瑞典,出生於丹麥,青年時期遷往斯德哥爾摩,跟隨當地女演員學習表演,並藉之獲得初次戲劇演出的機會。艾瑟在1916年進入影壇,此後在瑞典、丹麥、德國等地拍攝電影,其中不乏領銜之作。1927年,他轉往好萊塢發展,因俊美的長相而被譽為「男版葛麗泰嘉寶」,並很快躍升至男主角之階,與許多知名女星搭檔演出。艾瑟經由矯正其瑞典口音,一度成功過渡至聲片時代,但因合約問題被迫暫時轉赴英國拍片,待其返美,聲勢已大不如前。1958年,艾瑟重返瑞典,試圖於家鄉重起表演事業,但不甚順利,至1963年息影,此後投身繪畫。
哈利貝蒙 (Harry Beaumont, 1888~1966)是以演員的身份進入電影圈,1912年起,他一連演出過不少短片,同時也任職編寫工作,貝蒙作為演員的最後一部作品於1918年公映。1914年,貝蒙開始執導短片,約在10年代末期陸續為福斯 (Fox)、華納以及合併前後的米高梅導演劇情長片。貝蒙在30餘年間執導過大約100部電影,主要的成就在1920年代期間,曾藉著《百老匯之歌》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
左圖:《現代少女》展現了20年代的上流階級一景,時髦的少男少女終日流連於派對之間。 右圖:攜信轉交戴安娜,畢翠斯見了新婚丈夫諾曼 (尼爾艾瑟),喜而擁之。
左圖:諾曼起妒心,大發脾氣,使畢翠斯傷心不已,戴安娜給予鼓勵。 右圖:安 (愛妮泰潘琪)來到餞別派對大鬧,蠻橫的態度終使班見識其真面目。
淺談《現代少女》
經濟大恐慌以前的時期,有「爵士年代」(Jazz Age)之稱。相較於1930年代的電影,當時的電影內容較為開放而浮華,《現代少女》就是一部典型的例子。片中的一群缺乏要事,終日流連於派對之間的年輕男女,是20年代的電影中常見的人物。這類角色到了30年代之後便開始減少,原因是許多人認為經濟大恐慌所以發生,癥結便在太過靡爛的社會風氣。
《現代少女》改編自一部於報紙連載的小說《The Dancing Girl》,據聞瓊克勞馥閱讀之後,深感喜愛,而向公司建議將之拍成電影。本片有如眾星拱月,專為捧紅瓊克勞馥,上映之後受到全美少女的歡迎,使得瓊克勞馥的影迷來信瞬間暴增,聲勢也隨之水漲船高,此後遂被視為她的成名作。繼而米高梅又接連兩年拍攝了《時髦的蜜月》(Our Modern Maidens)以及《新女訓》(Our Blushing Brides),三片雖然沒有直接關連,但都是由瓊克勞馥與相近的演員挑樑演出,成了一套特殊的系列。
根據佩恩基金會 (Payne Fund)所做的一套關於1919~1933年間電影對青少年的影響力調查,《現代少女》是其中一部最易被青少年憶起的作品。
電影技術由默片發展至聲片時,曾有一段「部份有聲片」的過渡時期,也就是電影泰半只有配樂,對白仍以插卡字幕表現,但是在一些橋段會加入人聲。《現代少女》也採用此種方式,有聲的部份除了主題曲〈I Love You Then〉之外,大致為前段派對中的人聲及歡呼,以及片尾愛妮泰潘琪摔下樓梯的尖叫。
瓊克勞馥尚未成名以前,曾參與許多舞蹈比賽,贏得不少獎杯,並有「爵士女郎」(Jazz Girl)的暱稱。因而她從影早期,一雙美腿頗具號召力。在本片中,她展現了自己的舞蹈才華,觀眾得以欣賞她在派對中舞動雙腿散發的無限魅力。當年流行的「卻爾斯敦舞」(Charlston),也能在片中一窺大概。
天真爛漫的女郎是瓊克勞馥擅演的角色,戴安娜的豪爽,由她演來傳神,而內斂的另一面,她也表現得頗有說服力。桃樂茜賽白絲丁飾演婉約的畢翠斯,角色本身有吸引力,但描寫稍嫌片面。愛妮泰潘琪的表現大約最使人印象深刻,她將表裡不一的安詮釋得入木三分,果真令人蹙眉。
瓊克勞馥、桃樂茜賽白絲丁與愛妮泰潘琪為《現代少女》拍攝了許多宣傳照,她們也分別合作過三部電影。愛妮泰潘琪參與了整套「Ours」系列電影的演出,在片中都有出色表現。桃樂茜賽白絲丁雖在《時髦的蜜月》中缺了席,但她與瓊克勞馥曾合作另一部《草野情侶》(Montana Moon, 1930),兩人更因《現代少女》而結為好友。
(上海映演廣告,感謝小管)
Written by Evance
其他瓊克勞馥主演之電影介紹
時髦的蜜月 (Our Modern Maidens, 1929)
新女訓 (Our Blushing Brides, 1930)
姊妹情仇 (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 196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