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morte accarezza a mezzanotte 00.jpg  La morte accarezza a mezzanotte 01.jpg

窗外窗 (La morte accarezza a mezzanotte)

義大利上映時間:1972.11.17

台北上映時間:1976.09.10

出品:Cineriz (義大利) / C.B. Films S.A. (西班牙)

導演:路奇安諾艾柯利 (Luciano Ercoli)

演員

蘇珊史葛 (Susan Scott) 飾 范倫緹娜 (Valentina)

西蒙安杜魯 (Simón Andreu) 飾 喬凡尼 (Giovanni Baldi)

彼得馬得爾 (Peter Martell) 飾 史戴芬諾 (Stefano)

克勞蒂蘭芝 (Claudie Lange) 飾 菲露斯卡 (Verushka Wuttenberg)

卡洛簡帝利 (Carlo Gentili) 飾 塞利帕 (Inspector Seripa)

艾凡諾史塔裘利 (Ivano Staccioli) 飾 歐托 (Professor Otto Wuttenberg)

法畢吉歐莫雷斯柯 (Fabrizio Moresco) 飾 佩彼多 (Pepito)

克勞帝歐貝利吉尼 (Claudio Pellegrini) 飾 漢利 (Henri Velaq)

路奇安諾洛西 (Luciano Rossi) 飾 漢斯 (Hans Krutzer)

羅艾巴利西 (Raúl Aparici) 飾 胡安 (Juan Hernandez)

拉契艾拉帕門蒂 (Rachela Pamenti) 飾 多洛萊 (Dolores Jachia)

彩色 / 義大利語 / 102分鐘

 La morte accarezza a mezzanotte 02.JPG  La morte accarezza a mezzanotte 03.jpg

圖左:范倫緹娜 (蘇珊史葛)遭強行架上吊索,臨危之際,忽聞門外有人問候。 圖右:喬 (西蒙安杜魯)遭毆至傷痕累累,險些遇刺喪命,范倫緹娜及時開槍阻攔,前來搭救。

劇情介紹

  模特兒范倫緹娜應邀匿名擔任毒品受試者,藥效發作卻目睹對面窗內發生兇殺,驚叫連連。記者喬凡尼記錄完整過程,私自於報導中曝露范服藥赫見命案一事,使遭解僱。范倫緹娜怒尋雜誌社理論被強行架出,又遭調戲,心有不甘,持石砸窗,遭警送辦。探長塞利帕查出范倫緹娜於報導中使用毒品,末了透過喬親赴佯稱該受試為一演出,方使之安然獲釋。

  范之前男友史戴芬諾忽然來訪,敘舊之際,門房送來一面談之通知。范倫緹娜依約前往,發現辦公室為空屋,由落地窗可清楚窺視其居所。范以為遭惡作劇,正欲離去卻驚見該殺人兇手,逃往陽台向史戴芬諾呼救。史及時趕到,化險為夷,卻稱未見兇手蹤影。

  該大廈半年前曾發生凶案,喬以為范倫緹娜曾目睹過程,因藥物作用而勾起壓抑之腦部影像,進而使兇手自雜誌閱見其經歷。為此,喬再度延攬范倫緹娜接受採訪,此間范驚見兇手於咖啡館外流連,外出追尋未果。范倫緹娜將此事告知塞利帕,卻因命案兇手及被害人均有毒癮而連帶遭到懷疑。

  自稱被害人胞姊之菲露斯卡尋范倫緹娜一敘,並提供其妹海倫相片,然與范所見之人不符。菲極力要求范赴精神病院一探兇手,不料該男尼可拉亦與范所見之行兇者不同。臨行之際,菲露斯卡突然消失,范倫緹娜獨行遭病患騷擾,幸得醫師歐托相助方能脫身。范倫緹娜返回米蘭途中撞見兇手尾隨靈車而行,連忙攔阻警車求助,警方前往盤問靈車駕駛卻未聞異常。范倫緹娜親向塞利帕說明,於文件夾發現其目睹之被害女子照片,塞利帕堅稱該女多洛萊為臥軌自殺,揚言范若胡亂檢舉將遭逮捕,雙方話不投機,不歡而散。

  范倫緹娜於舞廳遇一神秘男子表示曾與尼可拉共事,稱行兇者另有其人,並告誡范身處險境。范離去之際撞見兇手,連忙奔離,乘車赴史戴芬諾住處。史見之驚魂未定,極力安撫。次日,范陪同史戴芬諾參與雕塑品拍賣會,史之作品受瑞士買家青睞,並有一墓園設計之案件委託。

  范倫緹娜前往丈量墓地,巧遇探望亡妹之菲露斯卡,菲透露丈夫歐托有意謀害之。雙方談話時,一懸吊之金屬塑像掉落,險些傷及范倫緹娜,菲露斯卡驚恐不已,稱之必為歐托所策。范臨去前果遇歐托聲稱其妻精神不佳,要求勿予採信。范倫緹娜兩度瀕臨險境,原無意理會菲露斯卡,菲卻斷言可協助尋找真兇。

  菲露斯卡表示多洛萊為海倫之友,攜范倫緹娜同赴多洛萊住處,途中有斷續尾隨之白車亦悄然而至。范於庭院驚見神秘男子拾起封喉貓屍,該男矢口強調另有行兇者,魅然隱去。菲露斯卡解釋佩彼多曾為多洛萊之小工,兩人即入屋查看相冊,范赫見兇手身影,菲稱其海倫之經紀人漢利,一再否認其行兇可能。此間漢利忽然現身,聲稱遭到背叛且行徑曝光,須將兩人滅口,不料電源斷絕,又有人馬侵入,陷入混亂。范趁亂逃離,至庭院發現菲露斯卡陳屍車中,且見漢利遭追殺,連忙奔赴電話亭求援。

  塞利帕攜警方到場卻不見命案跡象,且拾獲喬之名片。范倫緹娜極力解釋無效,領塞利帕前往翻閱相冊,漢利相片卻不翼而飛,因而遭塞利帕數落,不悅而去。歐托前往警局通報妻子失蹤,逢喬登門問候塞利帕,聞其遭疑涉案大表不滿。范至拍賣會耳聞交易失利,不見史戴芬諾,暫至其住處等候。史酩酊歸來,抱怨苦尋不著范,不顧解釋對之責難甚至動粗,范倫緹娜悲憤而去。

  塞利帕接獲通知兩名運毒者胡安及漢斯疑已入境,且驗明多洛萊於臥軌前已死亡,開始採信范倫緹娜所言,卻無法連絡其人。此間有命案通報,赴現場發現歐托遭槍殺。

  范倫緹娜返家休憩,驚見漢利於對面窗內遭胡安、漢斯挾持痛擊,急電警方卻無法連絡塞利帕,適逢喬來電問候,遂將所見告知。兩人同赴該大廈查看,未見人激,喬遂為此惱火,與范發生口角。范之連串見聞皆無人採信,心灰意冷,於淚水中返回住處,赫見漢利陳屍沙發,逃離不及,遭胡安、漢斯脅迫於刀柄按壓指紋,再被挾往吊索意圖假造自殺。此時史戴芬諾來訪,范喜極相擁,未料史竟是始作俑者。

  史戴芬諾坦承海倫、多洛萊及歐托原共事販毒,史與多洛萊轉往米蘭自立組織,利用范之住處窺視辦公室動靜,發現多洛萊相戀之尼可拉私自藏毒。史巧遇海倫,對之痛下毒手,並假造為尼可拉犯案,使其被捕,而後向漢利謊稱多洛萊殺害海倫,因而使漢利下手妒殺。

  警方在尾隨兇手之佩彼多帶領下訪查史戴芬諾之工廠,在該處發現菲露斯卡之屍體,並於雕塑品中起出大批白粉。喬於酒吧外之雜誌瞥見范之照片劃有記號,頓感有異,前往查看,與三徒展開搏鬥。塞利帕抵達范倫緹娜住處,正逢胡安墜樓身亡。喬逐漸敗陣,險遭史戴芬諾刺殺,彼時范倫緹娜持槍擊殺史戴芬諾,漢斯拔刀欲向兩人行刺,遭趕抵之塞利帕開槍擊斃,化解危機。

影片:義大利著名歌手Mina為《窗外窗》之片頭曲〈Valentina〉獻聲,片中人物為蘇珊史葛。

義式驚悚電影

  義式驚悚片 (Giallo, 也稱作「義大利邪典」或「鉛黃電影」)是一種始於大約1960年代早期的電影類型,也是該國特有的娛樂產物之一。不過「Giallo」一詞則發源於更早的文學作品,據聞始祖是一套於1929年開始連載,原名《I libri gialli》的犯罪小說半月刊。「Giallo」在義大利語有黃色之意,即由來自該刊封面慣用的黃底。這套小說在1946年又更名為《Il Giallo Mondadori》,曾經引起一陣廣大的風潮,致使各家出版社紛紛開始印行屬於他們的黃底封面連載犯罪小說,「Giallo」的型態因而確立。

  早年的義大利邪典有許多是改編自這些流行的犯罪小說,但很快便演變為一種獨立的電影類型。公認的第一部義大利邪典是《知道太多的女孩》(La ragazza che sapeva troppo, 1963),該片導演馬利歐巴瓦 (Mario Bava)也成了此類型電影的先驅。義大利邪典以較為直白的暴力情節、故事人物撲朔迷離的意識以及犯罪故事本身奇情的元素著稱。1960年代晚期開始是這類電影的全盛期,時間持續了大約十年,但片量的顛峰出現在大約1971~1973年間。除馬利歐巴瓦外,盧西奧弗爾茲 (Lucio Fulci)、沙奇馬丁諾 (Sergio Martino)等人都是義大利邪典的名導演。

  全盛期過後,義大利邪典在1980年代維持數十部的產量,進入1990年代才逐漸沒落,但至今仍陸續有零星作品問世,晚近較著名的一部是《鉛黃殺手》(Giallo, 2009)。

La morte accarezza a mezzanotte 05.JPG  La morte accarezza a mezzanotte 05.jpg

圖左:菲露斯卡 (克勞蒂蘭芝)在雜誌上看見范倫緹娜目睹兇殺的報導,特意前來了解詳情 圖右:范倫緹娜逃出別墅,驚見菲露斯卡陳屍車中,轉身又見草坪上正發生追殺。

演員、導演簡介

  蘇珊史葛 (Susan Scott, 1938~)為西班牙籍女演員,早年使用本名妮薇斯娜法蘿 (Nieves Navarro)以模特兒身份起家。當西班牙的電視於1956年開播之際,娜法蘿曾在許多廣告中亮相。1960年代中期,娜法蘿轉往大銀幕發展,最早公映的作品是由義大利與西班牙合作,裘林諾傑馬 (Giuliano Gemma)領銜的「林哥出戰」系列影片,她也是義式西部片 (Western all'italiana)最早的主要女演員之一。1969年以後,她為在國際影壇發展而改用美式的藝名「蘇珊史葛」,參與多部義式驚悚片,諸如《我怕!達令》 (Tutti i colori del buio, 1972)、《午夜魔手》(Passi di danza su una lama di rasoio, 1973)等。

  蘇珊史葛的形象美艷,在早期參與的若干電影中即有性感演出。1970年代中期以後,她轉往拍攝時興的桃色喜劇以及情色電影,雖然她在這些作品裡多非女主角,但由於本身的名氣,因而均以「e con」(類似「特別演出」)之姿掛名,例如飾演處心積慮富豪太太的《愛的溫暖》(Il Vizio Di Famiglia, 1975)、與繼女同愛醫生,爭風吃醋的《醫生與女學生》(Il medico la studentessa, 1976)等。1980年代,史葛返回西班牙繼續從事演員工作,直到1989年息影。

  西蒙安杜魯 (Simón Andreu, 1941~)為西班牙演員,曾修習戲劇,但尚未完成學業即於1961年從影。由於他兼具英、法語才能,初入影壇便片約穩定,並在兩年之後迅速躍升至主要演員,甚至已領銜零星作品。1960年代中期以後,安杜魯已是獨當一面的男星,凡參與國內製作多為挑樑,亦頻繁在60年代末~70年代盛行的義式驚悚片中擔任重要角色。期間較知名的作品有《為什麼害我》(Le foto proibite di una signora per bene, 1970)、《血濺新娘》(La novia ensangrentada, 1972)等。

  安杜魯曾配演許多美、義製片,80年代中期,他逐漸轉任配角,同時也開始於電視圈活動,擔任許多影集的固定演員。安杜魯在影壇的作品約有150部,最晚近的演出是《冷光線索》(The Cold Light of Day, 2012)。

  彼得馬得爾 (Peter Martell, 1938~2010)初為替身演員,1963年正式從影,爾後陸續演出多部義式西部片與犯罪片。他泰半演出次要角色,偶有主演之作,間或使用本名佩卓馬德藍沙 (Pietro Martellanza)。70年代,馬得爾一度於義、德之間拍片,參與的電影類型多元,其中較著名者包括《窗外窗》、《粉碎魔鬼城》(Gli esecutori, 1976)等。76年息影後,馬得爾曾於80年代中期及2002年復出接拍零星電影。

  克勞蒂蘭芝 (Claudie Lange)原籍比利時,至羅馬旅遊時獲導演費里尼 (Federico Fellini)的賞識,得以透過《鬼迷茱莉葉》(Giulietta degli spiriti, 1965)進入影壇。蘭芝自1964年起開始活躍大銀幕,拍攝的電影絕大多數屬義大利的製作,其中較為知名的有《開天闢地》(The Bible: In the Beginning..., 1966)、《窗外窗》等,至1973年息影。除電影工作外,蘭芝也曾為義大利成人雜誌《Playmen》擔任過數期的模特兒。

  艾凡諾史塔裘利 (Ivano Staccioli, 1927~1995)活躍於1960與70年代,是義大利的性格演員、配音員,也擔任過電台播音員。史塔裘利出身劇場,約在1960年從影,曾演出史詩、諜報與西部等諸多片種,其中以早期參與的若干以希臘羅馬戰士為主題的冒險片以及義式西部片最為人熟知。他在電影中擔任配角居多,此外也曾以John Heston之名為出口至美國的義大利電影配音。1970年代後期,史塔裘利轉而演出電視影集為主,他在1980年以後已基本息影,此後僅陸續有三次演出。

  路奇安諾艾柯利 (Luciano Ercoli, 1929~)是義大利類型電影的名製片與導演。他在1953年由第二助理導演起家,繼而於1960年代轉任製片,作品多屬當時流行的義式西部片。1970年,艾柯利以《為什麼害我》(Le foto proibite di una signora per bene)一片開啟導演生涯,同時也步入義式驚悚與警匪片的領域,其執導電影雖僅八部,1975年即告退休,但作品細緻的質感頗富口碑,流傳至今。艾柯利的妻子是演員蘇珊史葛,兩人曾攜手合作多部電影,目前定居西班牙。

La morte accarezza a mezzanotte 07.jpg  La morte accarezza a mezzanotte 08.jpg

圖左:范倫緹娜攜喬前往鄰廈查看發生暴力事件之地點卻不見蛛絲馬跡,喬開始感到不耐,對范倫緹娜一陣質問。 圖右:范倫緹娜失意返家,不料即遭暴徒挾持。

淺談《窗外窗》

  1970年代初期的義式驚悚片中,著重描寫女性遭遇的作品經常籠罩著神秘、柔靡的氛圍,例如身陷裸照疑雲的《為什麼害我》(Le foto proibite di una signora per bene)、受揮之不去的童年陰影所苦的《我怕!達令》(Tutti i colori del buio)、仇恨與挫折交加引發性的異常的《午夜魔手》(Passi di danza su una lama di rasoio)。它們也有若干共通的特性:心理不穩定的主角、性愛狂、對枕邊人的折磨或猜疑等,遊走其間有如沉溺於灰暗難以捉摸卻香艷迷濛的漩渦中。能在這種風格中獨樹一幟,以活潑討喜的男女主角、迷幻卻不失清新幽默的情節佐以柔美影像取勝者,當屬本片《窗外窗》了。

  本片當年的中譯「窗外窗」令人直接聯想到《後窗》(Rear Window)式的故事,更顯著的點出劇中的關鍵在於面對面的兩排落地窗,也預設了情節的推理與懸疑性要凌駕於驚悚之上,要比原文意譯的「死神午夜出沒」來得更傳神。電影的最初兩場即已將大部份的優勢呈現出來,從精緻的配樂、一對迷人卻冤家似的主角、主客觀切換的凶殺場面以及富有70年代風情的街景等,以半迷幻半幽默的方式吸引觀眾的目光及精神,流暢地過渡到第三場以後,觀眾已正式進入劇情,開始參與詭異、令人疑竇的旅程。

  談到義式驚悚片自然會提到其中使用的兇器。一般而言,由於刀械可以造成的傷勢較為多樣,所以Giallo的兇手以持刀者居多。《窗外窗》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行兇場面不算非常風格化,卻有一件相當使人印象深刻的作案工具 – 鑲有四支錐狀尖刺的鐵手套,因而被害人的死狀要比遭刀械侵襲者更為觸目驚心。不過,本片當中雖有多達八名死者,遇害方式也各有不同,但概括看來並未大肆賣弄血腥,似乎也沒有刻意要使觀眾過度驚嚇的意圖,反而有種「口味清淡」的感覺。尤其對於被Giallo嚇習慣的觀眾或是一些較為嗜血者來說,大多人的死狀並不悚然,唯獨有罕見的墜樓慘死特寫。

  欣賞Giallo的同時,若干觀眾便開始引頸期盼其中的裸露鏡頭,幸虧 (大概是某些人的「可惜」)本片沒有暴露任何裸體,甚至連一張裸照都未見。其實,奇異的情愛糾葛也是義式驚悚片常見的橋段,有如此情節自然就要安排幾場纏綿悱惻的床戲或是各種能展現胴體的情節,看久了實在很容易生膩。《窗外窗》避開了賣弄色情與風花雪月的這兩點,完全聚焦在故事的主軸上面,使它成為一部難能可貴的「清新派」Giallo。

  《窗外窗》的步調並非相當緊湊,直至中後段才顯現出較強烈的張力。直言之,故事的佈局其實沒有營造出驚心動魄的氣勢,也沒有很顯著的推理探案的氛圍,但若在末端回憶前面的情節,才會發現關鍵就隱藏在一些看似普通的場次裡面,它們彼此大多環環相扣,因而使觀眾多了點水落石出的雀躍。不過也因為劇情始終在引導觀眾朝向某個方面在推測真兇,才使得真正的主使者出現之際達到了峰迴路轉的效果。

  本片最大的優勢要屬角色設計的成功,可惜這點卻也是電影的敗筆之一。女主角透過極為吃重的戲份,大多特質均得以發揮,故十分鮮明,但由於同時有兩位「男一」,似乎瓜分了彼此的立體感。另外,許多非常有塑造空間的角色均流於平面與片斷,諸如菲露斯卡、佩彼多及歐托等,這些人物都具有風格化的特性,可惜整部電影下來,似乎他們沒表現出來的戲劇性要多過真實的戲份。漢斯、胡安甫出場時相當有一致性,後面卻突然出現極大反差。本片人物雖多,卻略有大而無當的感覺。

  可喜的是,劇中人物普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特別是喬、佩彼多、菲露斯卡等等,以及戲份零星卻留有深刻印象的瘋狂飛刀手。其實這些演員也是《午夜》(La morte cammina con i tacchi alti, 1971)的原班人馬,西蒙安杜魯的喬,綜合兩種富有魅力的男性特質,出場時活潑可愛、末了又沉穩敏捷的及時營救范倫緹娜,本片的安杜魯外型亮眼,是一大吸睛點。克勞蒂蘭芝演心緒飄忽的菲露斯卡,神態掌握得宜,左右劇情的不確定感。佩彼多由初時的詭異之徒,轉而如范倫緹娜的「守護靈」,更做了破案的關鍵人物,法畢吉歐莫雷斯柯有一張俊俏的臉龐,清澈而神秘的美目教人定睛。

  據聞蘇珊史葛當年在導演費南度李歐 (Fernando Di Leo)的建議下更改藝名並染了金髮,走起較為美式的風格以利在國際間發展。她在本片中確實有六七成接近當時的美國女星,甚至有幾個角度還「撞臉」莎蘿黛德 (Sharon Tate),實在教人看不出來她原來其實是位一頭黑髮、充滿拉丁味的西班牙女郎。

  史葛多半在電影中扮演美艷性感的女郎,經常穿著類似側空裝、超V薄紗等暴露的服飾,裸體鏡頭也是家常便飯。她為本片做了罕有的挑戰,收斂誘人的姿態,詮釋起形象健康、潑辣直率的女主角范倫緹娜。此番嘗試倒也相當稱頭,唯獨史葛的臉龐較為成熟,有時顯得超齡了些。不過,或許由於身兼導演的愛妻,安柯利將她的所有鏡頭都拍得頗為動人,增添幾分歐洲式的優雅,非常令人喜愛。70年代中期以後,因為造型的改變以及片種差異,史葛鮮少再扮演同樣迷人的角色,回頭看看「范倫緹娜」,不禁覺得珍貴。

  綜觀全片,《窗外窗》不若賣弄怪異兇殺的Giallo,亦沒有偵探片那樣精彩複雜的抽絲剝繭,但特別的是,它洋溢著一股迷人的歐式風情:爛漫而富時代感的人物、別致的室內設計、如畫的人文景象…。搭配Gianni Ferrio作曲,集柔性、迷幻與驚心於一身的電影配樂,給予觀眾的倒不失為一次「easy watching」的觀影經驗。

Written by Evancefree counters

其他義式驚悚片介紹

狼心 (Orgasmo, 1969)

慾海女王蜂 (Paranoia, 1970)

為什麼害我 (Le foto proibite di una signora per bene, 1970)

別怕!茱莉 (Lo strano vizio della Signora Wardh, 1971)

金毒蠍 (La coda dello scorpione, 1971)

暴雨摧花 (Sette orchidee macchiate di rosso, 1972)

我怕!達令 (Tutti i colori del buio, 1972)

枕邊惡郎 (Coartada en disco rojo, 1972)

毒姬 (Il tuo vizio è una stanza chiusa e solo io ne ho la chiave, 1972)

你別害我 (L'uomo senza memoria, 1974)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依凡斯 的頭像
    依凡斯

    美的影話

    依凡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