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肩寬.jpg

  在選購服裝時,你可能偶然留意到它的「肩寬」並不總是合身,這是因為流行背後挾帶著特定的審美觀,在潮流變化之間,難免僅有某些特徵最佔優勢。不過,了解這些風尚對於掌握造型的時代感是很有幫助的。

  正由於每個年代有其愛戴的體態,若需要經營一種外在的時代感,就必須盡可能地留意各種細節,舉凡衣領、鈕扣的尺寸、褲長、裙襬或褲腳的寬度等。其實,「肩寬」也具備左右時代氛圍的關鍵作用,在此舉兩個例子:假如你正要將自己作成一九六〇年代的模樣,卻穿了件有橄欖球員般大墊肩的外套,結果可能瞬間跳躍至八、九〇年代;或者,七〇年代的某些服裝使用了三〇年代的元素,而你想穿出這種特色,那麼在確認過衣著版型符合七〇年代之餘,將肩寬向外延伸一點點,就可以收到兩種時代交織的效果。

  接著簡單介紹各個時代流行的肩寬。以基本的接合袖(set in sleeve)而言,肩寬的認定是以兩側肩線之間的距離為準,我將它區分為三個級距:窄、居間、寬。級距主要對照的是原生的肩線,而非特定尺碼。
  .「窄」者,即肩線位於原生肩胛骨邊緣的內側。例如七〇年代的「narrow shoulder look」,偏好將肩線內縮,袖子與肩膀銜接處則以抓褶修飾。較硬的布料不適合縮肩,因此仍舊有肩線在原生處,但版型偏窄的做法。
  .「居間」者,肩線恰好與原生肩胛骨的邊緣大致對齊。例如五〇年代後期的各種有袖服裝,多半都是如此。
  .「寬」者,肩線位於原生肩胛骨邊緣的外側。三、四〇年代與八、九〇年代都喜愛寬闊的肩膀,不同的是前者訴求凸顯身裁,後者則偏向寬鬆的版型。
  至於連袖、拉格蘭袖等設計,雖沒有明顯的肩線可以參考,大抵也能夠依據其剪裁等分類於前述三者,無袖的服裝就不在討論的範圍之內。

  套用以上三個級距,那麼一九二〇至九〇年代時興的肩寬大抵是這樣的:
  1920年代:居間、窄(部分晚期)*。
  1930年代:窄、居間(初期)*→寬(中晚期)。
  1940年代:寬。
  1950年代:寬(早期)→居間(中晚期)。
  1960年代:居間(早中期)→窄(晚期)。
  1970年代:窄(早中期)→居間(晚期)。
  1980年代:居間(早期)→寬(中晚期)
  1990年代:寬(早中期)→居間(晚期)
  *約1927-31年期間若干材質較軟的上衣與外套,有肩部較狹窄的設計,材質較硬的外套與大衣肩線則常在居間位置。

  需要留意的是,「寬」或「窄」不必然表示當時流行「胖」或「瘦」:例如二〇年代的服裝普遍比較寬大,但肩線經常落在原生的位置,而時興的卻是瘦削的體型,尤其電影裏玲瓏的女演員肩寬有時比起服裝畫更窄一些。另一方面,當細直的身材在六〇年代末成為寵兒,倒沒能在西方社會看見清一色的紙片人,這是由於西方女性的骨架很少能夠像其時的服裝畫所描繪的那麼窄小。

  我以為這種體態的審美觀,尤其精準地反映在各時期的服裝畫上面。這是由於人體經過服裝修飾,有時不易判斷其原生肩線的位置,難以斷定一個人的體型是時代所偏好,但服裝畫則較容易看出模特兒的基本體態,並據此比較出有些時期偏愛肩膀寬於臀部的體型,另外一些時期則偏愛肩膀與臀部切齊的體型。

  為了有相同的基準能夠比較,我從出品服裝圖樣的「Butterick」、「McCall」與「Simplicity」選出十八張封面,分別示範不同年代流行的肩寬,並盡可能在各年代囊括外套以便有相同基準可比較,提供大家參考。

01920---.jpg

01928-.jpg

01930-.jpg

01936-.jpg

01939-.jpg

01941-.jpg

01948-.jpg

01951-.jpg

01956-.jpg

01960-.jpg

01963-.jpg

01969-.jpg

01971-.jpg

01974-.jpg

01980-.jpg

01984-.jpg

01989-.jpg

01993-.jpg

Written by Evance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服裝史 審美觀 肩寬
    全站熱搜

    依凡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