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家阿姆斯壯(Rolf Armstrong)筆下的影星琵琵丹妮兒(Bebe Daniels,左)與曼斯菲兒(Martha Mansfield,右)。
談到現代化妝的濫觴,常謂之1920年代。這背後自然可以拆解出一套複雜的因素,其中有兩個客觀事實是最顯而易見的:首先,時興的女性形象在一戰以後發生了相當劇烈的轉變,由承襲十九世紀末期素淨的「吉布遜女郎」(Gibson girl)轉變為具有反叛性格的「紙片人」(flapper,註一);其次,一方面基於經濟條件的好轉,以及女權思潮活躍的背景,化妝品產業開始蓬勃發展,原先僅提供給影劇演員使用的有色化妝品如眼影膏、油彩等等,易得性與日遽增,逐漸成為一般婦女能夠近用的日常工具。
(圖)剪短髮、眉宇之間略帶英氣,臉龐散發著少年神韻的女性,是最時興的「女小子」。左側乃被譽為「美國黎明暉」的柯玲摩亞(Colleen Moore)。巧合的是,民國歌手黎明暉(右)就是自小「照男孩養」的正牌「女小子」。
女小子:1920年代的女性形象
1920年代的化妝,乃是以當時流行的女性形象為核心。此間新興的女性美,可以法國作家瑪格利特(Victor Magueritte)1922年的小說《女小子》(La Garçonne,註二)作為象徵,該書主人翁發現自己遭到未婚夫的背叛,從此我行我素地自在生活,搖身成為一頭短髮、野性奔放、洋溢著少年氣的女郎。「女小子」般的女性是當時最為新潮的典範,於是乎新派的審美也可以這種「去性別化」的概念延伸出去。當年的時尚偶像諸如柯玲摩亞(Colleen Moore)、露易絲布魯克(Louise Brooks)或克萊拉寶(Clara Bow)都擁有相似的特徵,她們的臉龐較為圓潤而非線條分明,五官之間略帶些許野性與稚氣,而深邃的眉眼又散發英氣,因而隱隱流露著小男孩的韻味。
彼時的潮流大抵可以視為一個「去性別化」與「再性別化」同時發生的過程,這是因為「女小子」風對於過去盛行的審美觀構成很大顛覆,卻同時建立了現代化妝的習慣,兩者看似相互矛盾,卻因特定的時代背景而能相互鑲嵌。此前的十九世紀特別崇尚自然美,女性使用化妝品以保養清潔為主,頂多額外使用香粉或低調地妝點,濃妝艷抹在當時不僅招搖且相當不得體,因此化妝的女人要麼是舞台上的演員,或是風塵女子。1920年代的時髦女子,除了化著一臉全妝上街,更剪短髮,穿著裸露,挑戰傳統社會所不容許的界線,從而可知化妝之於當時,其實既是離經叛道,又帶著女性自主的性格。
(圖)當年雜誌封面的彩色插畫,顯示傳統價值青睞的白裏透紅的肌膚仍舊保有優勢。左起安娜倪兒笙(Anna Q. Nilsson)、曼琪白爾梅(Madge Bellamy)。
(圖)使用胭脂並不限定最適位置,不過以大面積的暈染尤其常見。左起瑙門塔文(Norma Talmadge)、琵莉朵芙(Billie Dove)。
(圖)眼下式的腮紅是早期化妝比較殊異之處。
底妝:白裏透紅最安全,古銅肌膚最新潮
此間最受偏好的膚色,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承襲維多利亞時期審美的白皙膚色,二是新興的古銅膚色。白皮膚歷來是備受喜愛的女性特徵,主要的原因在於白皙象徵了較高的社經地位(相對於勞工階級日曬雨淋而成的黝黑膚色),到了1920年代,雜誌或化妝手冊仍舊建議女性使用最白或次白的粉底色號,顯示白皙依舊保有一定優勢。不過在1923年,另一股古銅膚色的潮流忽地席捲而來,這是因為知名的設計師香奈兒(Coco Chanel)在地中海乘遊艇度假時,似乎日光浴過了頭,於是帶著一身古銅膚色歸來,結果意外成為時髦女子們仿效的範本。
在當時的雜誌、廣告或彩色電影中,幾乎清一色是白裏透紅的臉龐,而紅潤的雙頰則是胭脂(rouge)化妝出來的效果。不同於現今的西式腮紅經常代有修容強調顴骨的性質,1920年代嚮往圓潤的少年面貌,使用胭脂也就不太需要考量骨骼的彰顯,當時最基本的胭脂用法,是以眼睛正下方的頰部為中心向四周暈染。由蘋果肌延伸至髮際線、塗滿臉頰邊緣,以及類似京劇的由眼下暈染至顴骨下方,形成帶弧的倒三角,也都是常見的塗法。
胭脂除了使用在頰部與唇,尚有一種化妝師建議的影劇專用手法,是將暈染過頰部的剩餘胭脂,淡淡抹在眉毛下緣(即與眼影銜接處)。這種技巧可使眼妝在燈光下看來更健康自然,據說曾在舞台與電影界盛行一時。
(圖)眉眼距離拉近,可以增添幾分俊俏的氣質。左起麗脫萊絲嬌(Leatrice Joy)、克萊拉寶(Clara Bow)。
(圖)新潮的短眉。露易絲布魯克(Louise Brooks)。
英氣低眉畫龍點睛
描繪「女小子」的神韻,眉毛絕對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適當地將它修整並描畫在正確位置,便能收到畫龍點睛之效。蓋因就面相而言,眉毛偏高給人較為女性化的印象,反之,眉毛偏低則顯得較具英氣或陽剛,換言之,眉的高低可以左右一張臉龐的性別氣質。
1920年代流行的柳眉,位置偏低,眉頭通常在原生的高度(或原生眉頭的下緣),眉峰以後的部分則往往低至眉骨下緣。由於西方女性原生的眉毛本就偏低,經過修整描畫以後,顯得比原本的位置更加低垂,是故偶爾給人一種「眉壓眼」之感。
此間的化妝重點還必須「年輕化」,低垂的眉雖能強化雙眼的深遂,增添英氣,卻難免意外顯得更成熟或愁眉不展,於是當時的年輕影星多半有著開闊的眉心(眉頭與眼頭切齊,或短於眼頭)。有些格外時髦的女郎,例如路易斯布魯克,更畫起短短的眉毛,平添幾分青春的視覺感。
當然,每個年代都有它的例外,正如不是每個女人都打扮得像正宗的「女小子」,畫眉的習慣也就依個人的風格而有長有短、有高有低,例如戲劇名伶南捷穆淮(Alla Nazimova)挑高的眉毛顯然就不走時興這一套。
(圖)巴賴尼格萊(Pola Negri)、梅茂蘭(Mae Murray)與史璜生(Gloria Swanson)都有一雙迷濛的眼,但她們一人是「昏王艷妃」,一人是「風流寡婦」,一人則是奢華貴婦的代名詞,形象迥異。
(圖)化妝時強調下睫毛,即使僅淡淡抹點眼影也能收到「煙燻」似的效果。左起曼琳黛維絲(Marion Davies)、考斯特樓(Dolores Costello)。
深邃朦朧的眼妝
1920年代的女影星們所構成的銀幕形象是多樣化的,大抵而言,此間還是一個對「蕩婦」、「妖姬」照單全收的時代,例如巴賴尼格萊(Pola Negri)便以妖冶的形象著稱。據說這是因為西方世界在一戰折損了太多青壯男性,使得年輕女性們必須在戀愛市場內使出渾身解數所致。耐人尋味的是,銀幕上的浪蕩女子並不見得化了較多的妝,眼妝與女子的形象也無直接關聯,如同梅茂蘭(Mae Murray)與史璜生(Gloria Swanson)在銀幕上都有一雙迷濛的眼,兩者形象則南轅北轍。
不過當時的眼部化妝仍舊有濃淡之分,主要的差別在眼影用色的濃度、下眼影的暈染以及如何描繪眼線,有時也關係到睫毛。通常,濃艷的眼妝有較顯著的下眼影,並且往往以線條框出整個眼睛(當時沒有專門的「眼線」,用的是油彩或描線膏來完成眼線的功能)。至於眼影的用色,即使影劇化妝已有各色油彩能夠使用,最常採用的仍是特定的色調如深棕、灰色、琥珀等。較常見的暈染方式也就是今日最基本的漸層法,外緣一般會暈染出眼窩以外,逼近偏低的眉毛下緣;另一種則是以深色眼影塗滿上眼皮 (眉毛以下區域),這是舞台劇及早期電影常用的方式,效果明顯且方法簡便。
濃密睫毛是1920年代的風尚,當時尚未廣泛地運用假睫毛,而是利用睫毛膏或睫毛液加以染色並強化,早期的睫毛液主要功能在染黑而非濃密,但餅狀的睫毛膏可以自行調整單次沾取的量,有逐層堆疊的效果。另外,有些女性事先以凡士林打底,再以睫毛膏化妝,透過鏡頭捕捉以後皆有假睫毛般的效果。也因為經過化妝的睫毛,遠遠看去有些許「煙燻」的效果,故這個時期的女演員即使不抹下眼影,也常有相等的效果。
(圖)1920年代的各種唇形。上左起南捷穆淮(Alla Nazimova)、曼麗潑馥斯(Marie Prevost)、羅根(Jacqueline Logan)、康斯登塔文(Constance Talmadge)。
櫻桃小唇與「邱比特的弓」
有近似噘嘴的青春俏麗感的櫻桃小唇,並非到了此間才興起,而在1910年代即已盛行。此時的唇妝通常需要在塗抹胭脂或唇膏時,刻意內縮,方式有「左右縮」或者「上下縮」的方式,端看各人唇形所需。不過無論怎麼描畫迷你的唇形,窄小而有明顯的「邱比特的弓」(Cupid’s bow)的上唇都是重點。
今日所見的一些仿效20年代的復古彩妝,往往將嘴唇塗成很深的紫紅色,甚至深紫色。其實,當年的女性並非特別鍾愛深色唇膏,這種深唇色的錯覺,一部份原因來自當年使用的整色性電影膠片對於紅色較不感光,於是攝製出的成品產生色差,使得片中女演員的唇色偏黑。實際上,唇部化妝品在當時已很發達,朱紅、粉紅、瑰紅、棕紅等都是可供選擇的色調。
(圖)上左起民國影星王漢倫、楊耐梅。下左起日本影星松井千枝子、栗島すみ子。
亞洲化妝
現代化妝之於東亞最為殊異之處,在於我們較早開始利用化妝製造「不存在的」面部特徵,其中尤以雙眼褶的歷史最為悠久。不過在一百年前,現代化妝對於西方婦女尚且處於剛起步的階段,至於亞洲,則影劇演員才正開始摸索其中奧妙,因此,這時的化妝術仍以「強化五官」為主,女演員們保留天生的面貌,並未利用化妝描畫原本不屬於自己的特徵。
1920年代是東西文化急遽交會的時期,有趣的是,基於文化上的差異,西風東漸的化妝術倒未必保有原先「女小子」的意涵,有時與當地傳統的審美觀相結合以後,反而轉化出相安的結果。例如,由於面部結構的差異,早期的民國女明星描畫細眉小口,似乎頗能投合漢文化早前所歡喜的女性特徵:細長鳳眼、小巧嘴唇、圓潤臉頰,因此這種妝容倒顯得協調了。
(圖)曼蘭菲賓(Mary Philbin)。
妝容總分析
1920年代化妝的重點有二:年輕化,並挑戰舊有的性別界線。是故化妝尤其強調面部孩童化的特徵-諸如紅潤的臉頰、櫻桃小口、開闊的眉心與低眉等-這些均能夠使得一個成年女子顯現出近似小男孩的神韻。
底妝 | 膚色:白皙/古銅 | 腮紅:廣泛暈染 | ||
眉毛 | 眉眼距:短 | 眉寬:細 | 眉長:適中偏短 | 眉心:開闊 |
眼妝 | 眼影:單色系漸層 | 色彩:深棕 | 眼線:自然描繪 | 睫毛:睫毛膏 |
唇妝 | 唇形:內縮 | 唇色:朱紅色系 |
讀者若欲仿效這個時期的化妝,建議優先強調:眉毛、嘴唇。
註解
(註一)「flapper」一詞原意為蒼蠅拍,用以稱代此間所流行瘦削平板的身材。最早曾譯為「時髦女郎」、「解放女子」,晚近則音譯為「飛來波」,但都沒有觸及該詞根本的意義。在此譯為「紙片人」,既有詞彙原意,同時能指涉1920年代時興的體態。
(註二)「Garçonne」一字常被譯為「女男孩」、「野女孩」,或甚至「男人婆」等,皆無法精確形容其挑戰性別框架、行為奔放的特徵,因故在此暫且譯作女小子。
延伸閱讀
來看美國 20 年代最前衛的 flapper 女子怎麼化妝(需註冊會員)
Written by Evance
二十世紀彩妝史系列
1910年代、1920年代、1930年代、1940年代、1950年代、1960年代前期、1960年代後期、1970年代前期、1970年代後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