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變女 (The Christine Jorgensen Story)
美國上映時間:1970.06
台北上映時間:1971.06.19
發行:聯美 (United Artists)
原作:克莉斯汀喬根森 (Christine Jorgensen, 自傳)
導演:爾文拉伯 (Irving Rapper)
演員:
約翰韓遜 (John Hansen) 飾 小喬治 / 克莉斯汀 (George Jorgensen Jr / Christine Jorgensen)
瓊湯普金斯 (Joan Tompkins) 飾 娑拉 (Thora Petersen)
昆恩雷德科 (Quinn Redeker) 飾 湯姆 (Tom Crawford)
約翰海姆斯 (John W. Himes) 飾 喬治 (George Jorgensen Sr.)
艾倫克拉克 (Ellen Clark) 飾 佛蘿倫斯 (Mrs. Florence Jorgensen)
洛麥卡瑞 (Rod McCary) 飾 傑斯 (Jess Warner)
威爾庫魯瓦 (Will Kuluva) 飾 艾斯塔布魯克 (Professor Estabrook)
奧斯卡貝瑞吉 (Oscar Beregi). 飾 達爾蒙醫生 (Dr. Victor Dahlman)
琳恩哈潑 (Lynn Harper) 飾 朵莉 (Dolly)
喬依斯蜜朵 (Joyce Meadows) 飾 塔妮 (Tani)
彩色 / 英語 / 89分鐘
劇情介紹
聖誕假期,年幼的小喬治在玩具店外欣賞洋娃娃,招致同伴譏笑。家庭聚會中,他眼見姊妹持洋娃娃嬉戲,頓感其建築玩具無趣,趁眾人離開,悄悄捧起娃娃玩耍,然遭母親糾正。一日,小喬治與女孩們跳格子,被男孩強拉入橄欖球比賽,造成落敗,小喬治表示不喜球類,遭男孩群起包圍,同聲羞辱,其姊朵莉前來阻止,小喬治為護衛朵莉,與男孩發生衝突而掛彩。小喬治之父為此雀躍不已,認定其子開始培養男子氣概,母親佛蘿倫斯卻憂心忡忡,試圖以學校師長發現小喬治私藏之玩偶解釋衝突之因並不單純,然喬治不以為意。
成年的小喬治擔任攝影師,因之敏感細膩而漸入佳境,並於朵莉之婚禮負責記錄。然而當晚他開始為男性身分深受困擾,嫉羨朵莉生為女性,並能以該角色論及婚嫁,思及朵莉享有之愛情,輾轉難眠。小喬治赴海濱外拍,有模特兒將之視為同志,心存歧見,影響進度,甚至出言相譏。晚間,小喬治不堪引起紛爭,決定求去,上司傑斯前來探視,給予鼓勵並暗示小喬治以肉體換取前途,小喬治驚覺被視作同志,亟欲澄清,卻險遭傑斯強暴,慌亂逃脫。小喬治萌生死意,受趕來之模特兒塔妮安撫,小喬治透露其難題之複雜,是身份認同而不僅人際。
為尋找答案,小喬治閱讀諸多性別類書籍,並親至艾斯塔布魯克教授之實驗室旁聽。他單獨向教授請益,坦承其女性傾向之疑惑,教授隨即為之取血液測試,同時簡要訪談,小喬治回憶曾於幼年嘗試作女性打扮,並屢屢無法通過從軍期間的作戰訓練。透過檢驗結果發現小喬治體內之女性荷爾蒙偏高,意即其內在確屬女性,艾斯塔布魯克提供一丹麥醫生達爾蒙之資訊,表示該處提供手術型態的解決之道。
小喬治隱瞞家人實情,藉製作攝影書之故前往哥本哈根,暫居其姑媽娑拉住處。娑拉得知事實,頗感諒解,小喬治亦得知娑拉有一早逝之未婚生女,名克莉斯汀。達爾蒙向小喬治解釋手術進行方式以及後續之荷爾蒙治療,並坦言其理論尚屬實驗階段,仍無正式案例,小喬治幾經思慮,仍簽署同意。經過以攝影工作填補申請之等候期,小喬治終於手術檯揮別曖昧不明之過去,迎向新生。住院期間,娑拉前來探望重生之姪女,並以克莉斯汀之飾物相贈,小喬治十分感動,在娑拉同意下,採用克莉斯汀作為新名。歷經十八個月荷爾蒙治療,克莉斯汀之體態亦顯著改變。從事設計之娑拉為姪女量身訂作許多新裝,克莉斯汀亦嘗試適應鏡中新貌。
小喬治變性之消息傳回美國,遭媒體大肆報導,並淪為電視節目笑柄,使其父親難以承受。朵莉偕牧師前來探望,試圖說服喬治接受事實,然喬治卻執著於兒子之消失,倍感落寞,牧師遂勸告喬治應使克莉斯汀活出自我。娑拉之居所終日充斥電話鈴響與敲門聲,為保護姪女,揚言報警,將記者驅趕。雜誌社記者湯姆佯稱艾斯塔布魯克友人進入屋內,闡明其志願在負面報導中呈現克莉斯汀真實心聲,在無人可信的情勢下,克莉斯汀答應湯姆之採訪,一行人轉往娑拉於湖畔之別墅躲避風頭。
湯姆經歷六月貼身訪談,與克莉斯汀形同家人,然克莉斯汀對其父親始終未有來信深感愁悵。在湯姆說服下,克莉斯汀透露其自小即殷切期盼父親之肯定,並憶及從軍往事。他曾於同袍起鬨下,為證明自身氣概,隨之至應召站尋歡,面對妓女挑逗卻十分惶恐,拒絕性交,希冀純粹消磨時間,末了遭到一陣嘲諷。湯姆對克莉斯汀一路而來仍不減微笑之勇氣感到欽佩。為報導拍攝照片之際,娑拉提議克莉斯汀與湯姆合照,然克莉斯汀卻有意保持疏離。湯姆為此耿耿於懷,一連數日未見人影,娑拉遂鼓勵克莉斯汀勇於面對感情。
夜裡,湯姆至別墅訪視,克莉斯汀表示不願報導刊出,並且無意返回美國面對無止境之嘲笑與羞辱。湯姆試圖說服之,且提及兩人之感情,克莉斯汀則認為雙方戀曲將嚴重影響彼此人生。然湯姆終以不懈之鼓勵化解克莉斯汀之恐懼。克莉斯汀偕娑拉、湯姆返抵紐約,喬根森一家卸下失落,於停機坪歡喜迎接,一行人於在場記者之冷嘲熱諷中,堅毅邁向嶄新未來。
圖左:1950年代早期的克莉斯汀喬根森。 圖右:克莉斯汀於1952年抵達Idlewild Airport (後「甘迺迪國際機場」)的影像。
Christine Jorgensen
克莉斯汀本人不若電影廣告所宣傳的「第一位由男變女者」,但她卻是第一位舉世囑目的接受性別還原手術 (sex reassignment surgery,俗稱「變性手術」)的名人,並致力於提升社會大眾對跨性別族群的認識,堪稱性別運動的一座里程碑。
丹麥裔美國籍的克莉斯汀生於1926年,原名小喬治喬根森。早年,她曾深受自己的性傾向困擾,但在閱讀若干同性戀研究以後,發覺並非其屬性。高中畢業,她經兩度自願入伍遭拒,終於1945年進入美國陸軍,然而一年半後即因病退役。稍後她曾赴好萊塢嘗試發展攝影工作未果,即返回紐約於大學進修攝影,並在一所醫護助理學校就讀。當時,她聽聞性別還原手術的可能,透過一名同學擔任醫生的丈夫的幫助下,進行了相關的研究,得知瑞典有專門進行此類治療的醫生,預定前往。
1950年,克莉斯汀至哥本哈根探親期間,認識了當地從事荷爾蒙治療的專科醫生克利斯帝安漢伯格 (Christian Hamburger),經其診斷為變性慾者 (transsexual)後,並開始了實驗性的荷爾蒙治療。相當期間後,在漢伯格與克莉斯汀之心理醫生認可下,在1952年進行性別還原手術。為向漢伯格醫生致敬,克莉斯汀遂以「Christine」作為自己的新名稱。
當克莉斯汀仍在醫院休養之際,她的事跡被拿來以「前大兵成為金髮肉彈」的聳動標題大肆報導,成為轟動社會的新聞,致使其疲於應付狗仔及漫天飛舞之中傷。返抵美國時,克莉斯汀由於媒體強烈關注,已然公眾人物。她一度成為公眾的笑柄,當時甚至流傳著一句玩笑「克莉斯汀喬根森出國去,回來變成了娘們。」(Christine Jorgensen went abroad, and came back a broad)。
由於擾人的名聲,克莉斯汀因此無法繼續追尋其理想的攝影工作,沉寂一段時日,轉而改任舞台演員與夜總會歌手,在50~60年代間巡迴各地,獲得不小名望,同時建立起她優雅的形象。
為解開世人的好奇心,克莉斯汀曾發行唱片,內容是她一一解答關於性別轉換的問題,同時她也把握機會,藉自己的名氣喚起大眾對於變性慾者的正確認知。1967年,克莉斯汀出版自傳《Christine Jorgensen: A Personal Autobiography》,並於1970年改編為電影《男變女》。在某種程度上,克莉斯汀透過自己的現身說法,將性別還原手術的事實由早先的醜聞與八卦屬性,扭轉為社會大眾真實的關切,並將它與當時容易混為一談的扮異性 (transvestism)與同性戀 (homosexuality)區隔開來。
1970~80年代,克莉斯汀曾在諸多大學校園及演說場合分享自己的經驗,並以其直率與精明的態度聞名。克莉斯汀於1989年逝世,她數十年來的努力促使性別人權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圖左:小喬治於實驗室接受艾斯塔布魯克抽血檢驗。 圖右:克莉斯汀手術歸來,娑拉為之量身訂做衣裳。
最早的性別還原手術
早在1912年,柏林已初步著手性別還原療程,當時即有女變男的案例,惟提供的手術是較不完整的。當年關於性別問題方面的權威是馬格努斯赫希菲爾德 (Magnus Hirschfeld),他在1919年於柏林創辦了性科學研究中心 (Institut für Sexualwissenschaft),提供性教育、避孕等服務,倡導婦女解放,並從事同性戀、跨性別等研究,是性別人權的先鋒者。
紀錄上最早接受完全的性別還原手術的案例是莉莉艾比 (Lili Elbe, 1882~1931),她是一位丹麥裔的名畫家,因妻子委託下穿著絲襪與高跟鞋充當女模特兒而發現了自己的性傾向,並改以女性裝扮生活,且數度擔任其妻繪畫之缪思。1930年,莉莉前往德國進行手術,當時的進程需要分許多段落,第一階段曾由赫希菲爾德在旁監督。此後近兩年間,莉莉依序接受了多次手術,甚至實驗性地移植了卵巢與子宮,但最後皆產生排斥作用,並導致了莉莉的逝世。
即便莉莉在最末一次手術後數個月即病故,但依照今天男變女手術重建外陰與陰道的標準,她已經完成了獲官方認可的必要條件。而在手術的消息見報之際,丹麥當局即對她的性別更換予以承認,顯見北歐地區性觀念之開明。由於莉莉艾比特殊的身份,作家大衛艾伯修夫 (David Ebershoff)曾以她的事跡為藍本創作了暢銷小說《The Danish Girl》(2009)。
另一案例則是暱稱「小朵拉」(Dorchen)的Rudolph Richter,她原是赫希菲爾德研究中心內之幫傭,在1931年透過赫希菲爾德引薦下,由他的兩名同事操刀,進行性別還原手術。由於當時的跨性別者於社會立足相當困難,因此性科學研究中心傾向替她們於院內安排工作,手術後的小朵拉即保留原先的職位,繼續擔任幫傭。
圖左:童年的小喬治作女性打扮,被母親發現,連忙為之卸除口紅並加以囑咐。 圖右:克莉斯汀手術住院,娑拉帶女兒之遺物前來相贈。
淺談本片
「性別還原」雖早有之,但始終被侷限在「奇觀」的範圍內,直到多元性傾向開始紛紛躍上公眾領域、各大國家也陸續開放這類手術的1960年代,才成為一個正式的新興議題。1970年代初期,有三部由文字創作改編而來,以變性人為題材的電影上映,分別是高爾維多 (Gore Vidal)《永恆的媚拉》(Myra Breckinridge, 1968) 改編的同名電影《變性人》(1970)、以克莉斯汀喬根森自傳為藍本的《男變女》以及傑夫布朗 (Geoff Brown)1966年同名小說改編的《吾欲所欲》(I Want What I Want, 1972)。
有些影評將本片與氣氛歡樂瘋狂、卻將主人翁妖魔化的《變性人》相提並論。實際上,《男變女》在這方面議題的處理上頗為中肯,可以視為一部以溫馨情感為訴求,試圖引起觀眾共鳴的文藝片。但電影的風格略顯老氣、若干角色的表演僵硬、對白偏於矯揉,使得整體的氛圍似乎與50年代的電影有些相近,對於講求自然、新穎的觀眾而言,大概是美中不足之處。也由於電影的這項特色,使它在今天被若干影迷視為一部「坎普經典」(camp classic),當然這是見仁見智的。
雖然《男變女》的風格與當時的電影有所差異,然就一部講述「性別還原」這種爭議題材的作品來看,以保守的手法作為表現模式,似乎較能免於使觀眾感到無法適應,甚至驚駭。畢竟在敘述普羅大眾所陌生的新潮事物時,如果過於坦率或激進,反而容易增加恐懼,進而造成排斥心態。編導為一個可能引起反感的故事外圍包覆了一層安詳的糖衣,令電影顯得中規中矩,這是值得肯定的。
另一妥善的描述是關於主人翁的父母以及她的姑媽娑拉,這兩條支線皆可碰觸人心,引起共鳴。自佛蘿倫斯為小喬治的行為感到焦慮開始,電影對於父母處境的交代十分鮮明,繼而喬治對於兒子的期望落空而深感挫折,相信這是許多跨性別者的家庭會面臨的典型狀況。至於娑拉及湯姆均代表著社會中存在的理解者,娑拉的樂觀與開明是支持克莉斯汀的一大助力,這類包容力強的人們也確實是一個幸福的跨性別者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片採用男演員約翰韓遜詮釋克莉斯汀手術前後的兩種模樣,由於韓遜的體態較為陽剛,不若克莉斯汀本人,因此無法構成「婀娜多姿、曲線曼妙」的扮相,為人詬病成「變裝皇后」。這是電影使許多國外觀眾感到驚愕、離譜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們對女人的模樣已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事實上,韓遜已盡其所能將克莉斯汀詮釋出來,即便他的外型與本尊幾乎不同,但他優雅細膩的行為舉止已十分傳神,足以稱之「富女人味」了。
晚近關於跨性別者的影劇,似乎習慣採用美麗動人的演員,例如河莉秀主演的《黃頭髮2》(노랑머리 2, 2001);相沢咲姫楽、中村中主演《為己而生》(私が私であるために, 2006)等。然而,並非所有的跨性別者都有先天條件、經濟能力或意願將自己打理成傳統上認定的美女,因此這些早期的電影相當程度上有其真實性,即便是選美出身的安海伍 (Anne Heywood),也在《吾欲所欲》中刻意將自己的輪廓修飾得較為陽剛,以求符合故事主角的外貌。
也許約翰韓遜男扮女裝演出所造成的嫌惡,僅僅是社會大眾的女性迷思,以及「既要轉換便轉換得徹底」的觀念在作祟罷了。
圖左:小喬治表示不喜球類運動,遭到同伴嘲笑,並模仿其行為舉止。 圖右:小喬治從軍期間。
父權社會與性別框架
當代美國社會所面臨的性別問題,也透過《男變女》的情節約略點出,最明顯的莫過於「男子氣概」的迷思所引發的狀況。劇情前端便將男子氣概如何被形塑作了交代,喬治為了兒子與人發生肢體衝突而掛彩,竟興奮得拿起相機拍下小喬治的黑眼圈留念,認為這是成為男子漢的第一步。這不禁令人反思「男子氣概」存在的目的究竟為何?它屢屢引發糾紛,對個體造成限制,是否能歸類為一種「自然」?
實際上,父權社會由於將異性戀男性劃分為最高階級,為了保持這樣的運行模式,必須藉由將其他族群框架化,以利某一群人永保優勢的地位。男人對女人的壓迫是主要現象之一,「男主外、女主內」、「男尊女卑」的形成即根源於此,另外則是異性戀對其他性傾向的歧視與排斥,因此愈是極端的父權社會,對於性觀念愈趨保守。在電影中,艾斯塔布魯克曾向小喬治表示美國雖是先進國家,然而單就性的方面來看,卻非常幼稚,道出了父權社會潛在的弊端。
即便男性是父權制度的特權階級,但他們本身也是性別框架的受害者。每個男孩從小即被周遭極大的期許壓迫,並且需要遵循男子氣概的定義成長,否則他就冒了不像個男人的風險,是娘娘腔 (sissy)、同性戀,並可能被群起攻擊,電影中的小喬治一再因他愛護洋娃娃、不喜球類運動、不願意召妓等陰柔氣質遭到同儕嘲笑即是典型的例證。
在今日社會,我們已知男子氣概衍生出不少問題,包括已競爭為模式的生活型態,使得資源分配不均日益嚴重,人們生活在爾虞我詐與對立之中,進而促成精神的緊繃與社會失序。典型男性氣質中的「驍勇善鬥」,也是大小衝突不斷發生的原因,早在冷戰時期的1970年,已有澳洲學者呼籲世界正視這些問題,否則更嚴重的戰爭將繼續循環下去,放眼今日各國間的危機,不正印證了這套說法?
《男變女》敘述從軍過程的一場戲中,大兵們依序提著刺槍衝向沙袋演練殺敵,小喬治卻在那只沙袋中看見了洋娃娃的影子,因而猶疑原地,無法動手,遭到長官痛罵。這是本片最動人的其中一幕,將每個他者視如己出是典型女性氣質的其中一個面向,更是和平的真諦。縱使小喬治放下槍彈,拋棄男子氣概,從「大兵變成金髮肉彈」,但這種良善包容的性格,無疑是那些將他者視為敵手,以競爭力求霸業的男性極為欠缺的。
圖左:克莉斯汀喬根森自傳1968年之平裝本。 圖右:《男變女》美國版海報。
性與性別
據聞現今的醫界對於性別還原手術的態度開始趨向保守,這並非手術不是可行之道,仍有許多生活幸福的跨性別者,而是因為手術終究不是所有問題的解決方式,因此有些人在手術以後仍然深感困擾,過得並不快樂。其實,國際上目前關於性別的概念是日益多元的,「兩性」、「男女」不再是能概括所有人的名詞,而性別還原手術的根基即是這類非男即女的二分法,自然有些性傾向落於男女之間的人們,利用手術作為改善生活的方式無法得到理想的效果。
仔細說來這是一種頗為複雜的概念,但簡單來看,性其實沒有那麼明確的分界,性行為亦然,意即一個生理上的男性不見得只能適應於一種性交模式,或許他自認目前的方式足以滿意,實際上只是其他面向沒有被開發而已,同理,女性亦然。曾有學者指出目前的「女性」是種刻板印象的集合,故藉由手術使自己成為女性者,實則以極端的方式在迎向刻板印象。這番話不無道理,但也不能否認有些人的天性就屬於傳統女性的氣質,以手術成為女性可以是人生的其中一個選項,而非完全不能發展。
性別概念之所以會造成如此複雜的問題,我認為是人類過份將生命的意義生殖取向化。性只是人生的一部份,自然,生殖絕非人類生活的全部,在現代,人們甚至可以為了發展理想而放棄傳宗接代。在繁殖方面,我們不可否認人類需要藉由精卵結合作為生育基礎,但文明的一切並不是完全為了「生育」,人類之所以較動物更為進步,是因為多了一層「自我實現」,這便是生育繁殖所無法註解的。許多人卻以「陰陽調合」作為論調,將所有的人類行為均以陰陽概括,以陰莖或陰道劃分不同人們的發展方向,結果大大侷限了原可能創造的進步,將人類的文明禁錮於繁殖取向中。
生來有陰莖者被社會劃分為男性,需要依照某種既定的模式發展,但是有些男性對多毛、兇猛、侵略性的形象深感不以為然,他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來具有子宮者被社會劃分為女性,同樣有一套發展的既定模式,但有些女性不崇尚作母親,甚至不喜歡被稱呼「小姐」,也不認為自己是男人,一如有的人擁有陰莖、天生一付魁梧的骨架,但認為自己應該是撐著洋傘的小娃娃…。性的排列組合非常多元,絕非簡單的男、女二分所能歸納,更不是陰陽調合所能解釋。
硬性劃分的性別觀念其實是糾紛長期無解的關鍵所在。陰莖和陰道的功能是幫助人類達成繁殖的任務,並非用以區分一個個體的特性,一些性別論述均強調男女之間存在的差異可能不及兩個男人或兩個女人之間的不同。但人類卻將性器官的勢力範圍無限擴大,於是「男人」無論進行什麼,都被陰莖牽著鼻子,「女人」無論進行什麼,都受到陰道的影響。
既有的二分法相當於不良的地基,當建築物愈蓋愈高,問題勢必愈來愈多。我認為性別問題若要獲得充分解決,需將已建構的規則連根拔起,人們可以開始思考最根本的性別認同,摒除男女二分的觀念,從零開始,想想自己的定位。但不需為了生殖器而困惑,它雖有繁殖的功能,卻不是左右一個人性別的關鍵因素,大多時候 (即便性行為的發生)它不影響人們的行為舉止,惟有牽涉到生殖時,才需考慮所謂「一陰一陽的結合」。
(台北映演廣告,感謝小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