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jpg s2.jpg

學生王子 (The Student Prince in Old Heidelberg)

美國地區上映時間:1927.09.21 (首映) 1928.01.30 (公映)

上海上映時間:1929.02.10

地區:美國

出品:米高梅 (MGM)

導演:恩斯特劉別謙 (Ernst Lubitsch)

演員

雷門諾伐羅 (Ramon Novarro) 飾 卡爾漢利屈 (Crown Prince Karl Heinrich)

瑙瑪希拉 (Norma Shearer) 飾 凱西 (Kathi)

簡何蕭特 (Jean Hersholt) 飾 佛德烈邱特納博士 (Dr. Friedrich Jüttner)

古斯塔夫馮西佛提斯 (Gustav von Seyffertitz) 飾 卡爾七世 (King Karl VII)

巴比麥克 (Bobby Mack) 飾 約翰凱勒門 (Johann Kellermann)

艾德華康納利 (Edward Connelly) 飾 大臣馬歇爾 (Court Marshal)

菲利浦迪雷西 (Philippe De Lacy) 飾 小卡爾 (Young Karl)

歐提斯哈連 (Otis Harlan) 飾 路得 (Old Rüder)

黑白 / 無聲 / 105分鐘

製片預算:1,205,000美元

美國票房:約900,000美元

s3.jpg  s6.jpg

劇情介紹

  十九世紀末期,年幼的卡爾斯堡王位繼承人卡爾漢利屈於乳母等人護送之下,進入皇宮,展開人生中的嶄新階段。然皇室生活相當約束,卡爾不甚適應,鬱鬱寡歡。某日卡爾於圍牆附近瞥見探視不成的乳母正乘車離去,思念之下嚎啕大哭,國王路過,以堅強勉之。皇室聘請邱特納博士擔任卡爾之家教,邱特納和藹可親,陪伴卡爾成長,宛如親人。

  在邱特納指導下,卡爾於聯合面試交出優異成績。邱特納本以為告老還鄉之時到矣,使卡爾黯淡傷神,但國王安排卡爾前往海德堡深造,並任邱特納相伴,兩人驚喜萬分。

  卡爾與邱特納抵達海德堡之路得旅店,路得之姪女凱西給予殷勤的接待,一對年輕男女之間隱約萌生情愫。晚間,海德堡的學生們齊聚旅店外的露天餐廳飲酒同歡,凱西穿梭其間,極受歡迎。卡爾見眾人歡暢,好不羨慕。稍後,凱西前來房內,卡爾方自她口中得知其已訂婚。一名學生喝醉,誤闖臥室,卡爾遂順勢下樓,加入男孩們同樂的行列,雙方約定友誼長久。邱特納見狀,下樓勸阻,卻被邀入共飲,深夜裡醉倒桌邊。學生們散去以後,卡爾追逐凱西至一片草原,兩人難掩熱情,甜言蜜語,十分愜意。

  邱特納接到皇室來信,內容是王子的婚姻對象已有人選,見卡爾熱戀凱西,遂不忍告知。卡爾與凱西乘小舟遊憩,談笑之際,突然意會彼此之感情可能無果,雙雙陷入悵然。 

  一日,卡爾正興沖沖為凱西添新衣,皇室大臣馬歇爾前來邱特納房內通報,表示國王病危,急需王子返回處理政務。卡爾得知,十分抗拒,馬歇爾嚴厲說服之,邱特納以國王終將痊癒緩頰,勸卡爾回宮。凱西進房,見眾人神色有異,意會大略情況。 

  凱西為卡爾收拾行囊,離情依依,卡爾承諾將重回海德堡,兩人將能再享有美好時光。卡爾離去後,凱西預知其一去不返,哭倒於邱特納懷中。

  國王於病榻中與王子對話,卡爾驚覺與公主成婚一事,方寸大亂。經大臣們圍繞身邊不停曉以大義,卡爾回到床沿,握手默許,國王終寬心逝世。卡爾為國王默哀,內心則牽掛著於海德堡西歸之邱特納。凱西盼望著卡爾捎來音訊,但未能如願。

  馬歇爾持奏章請卡爾批准皇室婚禮,卡爾天人交戰,馬歇爾以時間沖淡一切相勸,卡爾遂無奈簽字。不久,卡爾於海德堡相識之老友凱勒門前來拜訪,興奮之下對之熱情招待,兩人談起舊日往事,忽使卡爾憶及凱西,向凱勒門詢問其近況,凱勒門表示凱西仍舊等待著。卡爾當機立斷,動身前往海德堡。

  然而旅店已無昔日盛況,卡爾錯愕之餘,與路得相逢,表示想與凱西見面,凱西卻因收到郵差來信,誤以為佳音,刻意躲避路得呼喊,陰錯陽差與卡爾擦身而過。卡爾回到往昔的臥室懷念,逢同窗們前來致意,怎料他的身份改變,致使曾經一同恣意狂歡的兄弟們,如今拘謹如陌生人。眾人一同歌唱之際,凱西聞聲奔至,終與卡爾重逢,兩人心中對未來皆有定數,歡喜相見,愁悵以對,末了,步至熟悉的草原珍重道別。

  再次返回卡爾斯堡,沿路擠滿對年輕國王熱情致意的民眾,卡爾在微笑中向之回禮,但思及為王室責任所作之犧牲,不禁淒然。

s10.jpg s11.jpg

圖左:雷門諾伐羅。 圖右:瑙瑪希拉、雷門諾伐羅與簡何蕭特於「路得」門前。

演員簡介

  瑙瑪希拉 (Norma Shearer, 1902~1983)九歲時即下定決心成為演員,由於家道中落,母親便於1920年攜希拉與姊妹們前往紐約尋求發展。希拉初時經歷連串挫折,她的斜視與外型受到齊格飛 (Florenz Ziegfeld)與葛里菲斯 (D. W. Griffith)的否決,仍靠著強烈的企圖心得到在環球 (Universal)出演小角色的機會,並且為此辛勤藉著練習治療斜視。同年,希拉亦開始擔任模特兒。1923年,她受導演赫洛屈 (Hal Roach)賞識,介紹至梅耶公司 (Louis B. Mayer Pictures),起初的情況同樣一波三折,皆靠希拉的決心以及一點運氣克服,末了終得扶搖直上,在1924年順勢成為米高梅 (MGM)合併之後的主要演員,屢創票房佳績。

  希拉頗受米高梅副總裁伊爾文泰堡 (Irving Thalberg)賞識,在初次挑樑鉅片《學生王子》後與之結婚,此後更加平步青雲,連演諸多理想角色,並得力於技術部門服務的兄弟道格拉斯 (Douglas Shearer),成功過渡至聲片階段。當時為了尋求突破,希拉嘗試改變形象,主演《棄婦》(The Divorcee, 1930),以本片榮獲奧斯卡獎,並轉型詮釋起性愛自主的女性,被稱許為婦女解放的先鋒。30年代初期,希拉憑其鼎盛的聲譽,與葛麗泰嘉寶 (Greta Garbo)、瓊克勞馥 (Joan Crawford)並列為米高梅的三大票房巨星。

  電影檢查制度在1934年實施後,希拉不再若從前能自由詮釋奔放的女性,因而轉演時代劇、真實故事或史詩電影。期間主演過莎士比亞的《鑄情》(Romeo and Juliet, 1936)以及耗資甚鉅的《絕代艷后》(Marie Antoinette, 1938),透過後者再度提名奧斯卡。希拉因其身份及當年豪華的氣勢,被譽為「米高梅第一夫人」。1940年代初期,她因接連與名片擦身而過,新作成績亦不甚理想,而淡出影壇。

  雷門諾伐羅 (Ramon Novarro, 1899~1968)生於墨西哥,為躲避革命而舉家遷往美國,1917年開始於電影中跑龍套,並兼任餐廳歌者。友人兼導演雷克斯英葛蘭 (Rex Ingram)嘗試將他捧為性感偶像,並建議將姓名改為「諾伐羅」。1920年代初 他開始詮釋更具水準的角色 藉著《為國犧牲》(Scaramouche, 1923)一片走紅,兩年後再憑《賓漢》(Ben-Hur: A Tale of Christ)登上聲譽顛峰。默片晚期的諾伐羅多演英勇劍客或浪漫情人,接替了早逝的范倫鐵諾 (Rudolph Valentino) 成為新一代的拉丁銀幕情人。進入聲片時代,他的嗓音成功適應新的生態,甚至搭上歌舞片的風潮,在影片中開金口,再創生涯佳績。

  諾伐羅的面孔英俊斯文,有一付結實的體格,因其可塑性高的外型,而在電影中有多種相互迥異的扮相,戲路寬廣。他在嶄露頭角的《古堡藏龍》(The Prisoner of Zenda, 1922)中扮醜飾演反派,在《學生王子》又演活了白淨的男主角,即是兩種極端的例證。諾伐羅於1935年與米高梅 (MGM)約滿離開,曾經嘗試編導工作,並主演若干墨西哥製作,至1940年一度息影。40年代晚期起 他復以配角身份重回影圈 並開始於螢光幕前活動,客串不少影集。

  1968年,兩名登門性服務的年輕男子因覬覦傳聞中的鉅款而將諾伐羅毆打至死。諾伐羅的同志身份在他從影期間始終隱而不宣,即便訊息在他死後曝光,沸沸揚揚,影星愛妮泰潘琪 (Anita Page)仍在晚年受訪時表示諾伐羅曾追求過她,為他的感情生活增添了神秘色彩。

  雷門諾伐羅的電影,台灣地區曾經發行的有:《賓漢》以及《魔女瑪塔》(Mata Hari, 1931)。

s9.jpg

圖:於海德堡相識之老友凱勒門前來拜訪,卡爾興奮之下以雪笳等熱情招待。

s4.jpg  s8.jpg

左圖:卡爾與凱西互相喜愛,充滿熱情。 右圖:王子即將歸去,雙方離情依依。

淺談本片

  本片改編自德國作家Wilhelm Meyer-Förster的劇作《Alt-Heidelberg》(1903),同時也是由德赴美的導演恩斯特劉別謙於米高梅攝製的第一部電影。擅於處理喜劇的劉別謙,針對許多鏡頭與場面調度加入了幽默的元素,使這部文藝片雖有戀人分離的黯然結局,過程卻十分迷人。

  《學生王子》在敘事方面特別令人驚艷之處,為影片的前五分之一,以輕快的結奏與流暢的敘述帶領觀眾融入故事中,即便以今日的眼光檢視,仍然靈活而不顯沉悶。但最成功的部份,當屬感情的經營頗佳,使全片洋溢著濃郁的溫柔氣氛。其中卡爾王子與邱特納博士情同父子的關係,刻劃動人,導演以不少情節與互動,將這對師生形塑得相當可愛,而王子純真且熱情的個性,也透過演員的表現而鮮明,足以牽動人們的心緒,跟隨其一同悲喜。

  凱西與卡爾的戀愛是本片的賣點之一,兩人於草坡上談情的橋段,浪漫而令人難忘。然而雙方的關係熱情有餘,一見鍾情的力道卻削弱了深刻度,觀眾明瞭兒女情長,但不知是什麼原因得以使兩人的心靈緊緊相繫,以致演員的表現可以打動觀眾,故事本身則似乎有缺憾。相較於王子吃重的戲份,凱西的鏡頭大略與邱特納相當,因此她的角色因發揮空間不夠而減去了說服力。瑙瑪希拉演來賣力,靠著她生動的表情催人鼻酸,惜無法賦予凱西鮮明的生命。

  實際上,片中營造出王子與國王的鮮明對比,是發人省思的。王子的戲份中散發的氛圍溫柔而熱情洋溢,他的邱特納、凱西或是其他人物的互動,都令觀眾不禁莞爾。國王的戲份雖少,但每次出場不脫嚴肅、壓抑的性質,似乎預示著王子日後的命運 - 他的熱情終需被隱藏,而以肅穆面對國家、面對自己的人生,於是與凱西的分離成為他命運的一種象徵。

  邁向成熟的路途上需要犧牲什麼?也許回過頭來會發現人類經常是捨本逐末的。

free counters

(上海映演廣告,感謝小管)

Written by Evance

其他瑙瑪希拉主演之電影介紹

女人 (The Women, 1939)

 

arrow
arrow

    依凡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