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strip technicolor ~

左起:電影《賓漢》(Ben-Hur: A Tale of The Christ, 1925)、《歌場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1925)、《美艷親王》(Glorifying the American Girl, 1929)的彩色畫面。

  提到彩色電影,大多以為是近四五十年的事情,其實,彩色電影的攝影技術已經問世超過一個世紀了。本文將簡介最早期的彩色技術以及曾在1920年代廣受好萊塢採用的「2-strip Technicolor」。

  在19世紀末,英人Lee與Turner以加色法 (additive color)為基礎,研發了最早的彩色電影攝影技術,並且使用紅、綠、藍三種原色。但真正被運用在商業上的第一種彩色技術,是Smith經由Turner的啟發,於1906年發明的「Kinemacolor」。這種系統同樣利用加色法為原理,在拍攝時使用紅、綠兩色濾鏡記錄,但攝影機必須以雙倍的速度 (32格)運轉,才能使兩色分別曝光16格。Kinemacolor頻繁使用若干年後,於1914年終止。

  1920年代在好萊塢風行一時的彩色系統,就是今日為人所熟悉的「特藝彩色」(Technicolor)。不過,當時的特藝系統還不是觀眾印象中的那種艷麗而飽和的色調,早期的特藝彩色技術也只採用紅、綠兩種原色,故被稱為特藝雙彩 (two-color Technicolor或two-strip Technicolor,鑑於必須使用兩條底片沖印的關係)。

  1916年,特藝公司 (The Technicolor Motion Picture Corporation)以加色法為原理研發了第一階段 (Process 1)的特藝彩色系統,同樣以一條黑白膠片倍速拍攝,加以紅、綠色濾鏡記錄,但以這種技術攝製的電影僅有一部,並且只在美國西岸某些城市公映。此時的彩色放映需要兩組配備紅、綠濾鏡的光圈、兩付鏡頭以及將兩張畫面重疊的棱鏡,有些類似3D電影的放映原理。

  

左:第一部在全美公映的特藝彩色片《The Toll of the Sea》(1922)。 右:默片版本的《歌場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1925)。

  有鑑於加色法所受的限制,特藝的成員Kalmus研發以減色法 (subtractive color)為基礎的彩色系統。這種改良式的技術是將負片上的紅色與綠色的影格分離成兩條膠片,顯影填以互補色後,再相接合成放映拷貝,便避免了第一階段需要特殊放映的麻煩。1922年,特藝公司以此系統拍攝了一部全部彩色的電影,由著名的華裔女星黃柳霜 (Anna May Wong)主演的《The Toll of the Sea》。以此階段 (Process 2)的特藝彩色系統拍攝的名作,有1925年的《賓漢》(Ben-Hur: A Tale of The Christ)以及同年的《歌場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等,不過出於技術及預算考量,這些電影大多只有其中幾個片段是彩色的,其他部份仍然以黑白拍攝,《黑海盜》(The Black Pirate, 1926)則是這個時期少數的全彩片。

  特藝雙彩由於少了三原色的藍色,所以色調通常會偏向粉橘或藍綠色,有時看起來很接近一般彩色片褪色之後的模樣。但在若干電影中,它也展現了色彩顯示的廣度,例如《賓漢》一片的彩色段落,畫面即多半綺麗繽紛,而較沒有偏差的問題。特藝雙彩相對較低的真實度,反而很適合表現這些古代元素,使觀眾宛如回到世紀初的氛圍。另外在該片裡,雙彩技術也呈現了類似油畫般的質感,片中「最後的晚餐」一段即有相當古典而類似畫作的效果。

  第二階段的特藝彩色技術有膠片接合不完全以及變形的缺點,拷貝經過頻繁放映,影格往往受熱而發生凹陷狀況。因此,特藝公司又將其彩色系統作了革新 (Process 3),這次是與染印法 (dye-transfer technique)相輔相成。首先將負片中的紅綠影格分別印於特製的凝膠片上,經紫外線照射使凝膠硬化,再透過顯影劑洗去未曝光的部份,形成浮雕影像,接著將兩條膠片浸泡染劑,填上互補色,最後再藉著乳化程序,使母片的染劑轉印至拷貝。

  

左:歌舞片《紅花綠葉》(It's a Great Life, 1929)的幾個彩色片段。 右:歌舞片《Gold Diggers Of Broadway》(1929),這部電影是全部彩色片,但目前只有最末兩本存世。

  1928年,經染印法改良的特藝彩色系統問世,適逢有聲片興起以及好萊塢的第一波歌舞片大流行,因此有諸多電影採用了第三階段的彩色技術。當時的歌舞片尚未發展成後來戲中有歌、舞中有戲的模式,往往戲與歌舞是分開的,恰好因為彩色拍攝的費用較高,這些歌舞片多半在劇情的部份是黑白的,直到歌舞的部份才拍成彩色,只有少數幾部作品大手筆地攝製為全部彩色。

  由於歷經兩次改良,不同階段的特藝彩色呈現的色彩會略有差異,但這種紅綠雙色的技術不變的特色是銳利度較低,致使畫面會有些微朦朧或暈染的視覺感,景深不足,暗處往往非常的黑。這可以從若干部份彩色,後來卻僅存黑白版本的電影看出來,當劇情進展到原本的雙彩片段時,畫面會變得較模糊。

  當時的電影公司為騰出片庫空間,會清理堆放其中的電影拷貝,加以1950年代起,許多電影為了在電視上播放而重新處理成黑白色,因此許多以雙色法拍攝的彩色片段都未能流傳至今日。曾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百老匯之歌舞》(The Broadway Melody, 1929)中的彩色歌舞片段,便僅存黑白的版本。

  特藝雙彩大約存在了十年左右,特藝公司在1930年代初期的革新確立了以紅綠藍三原色為標準的技術 (Process 4),1934年,第一部採用特藝三色系統的電影公映,此後特藝彩色便逐漸平步青雲,沿用至1950年代。我們在《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 1939)、《璇宮艷后》(Caesar and Cleopatra, 1945)、《萬花嬉春》(Singin' in the Rain, 1952)等片所欣賞到的那種鮮艷而生動的色調,就是以標準的特藝彩色攝製的。

Writting by Evancefree counters

 

arrow
arrow

    依凡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