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ggio in Italia 01

義大利之旅 (Viaggio in Italia)

義大利上映時間:1954.09.07

台北上映時間:2012.11.19 (金馬國際影展)

發行:Titanus

原作:葛蕾德 (Sidonie-Gabrielle Colette)

導演:羅貝托羅塞里尼 (Roberto Rossellini)

演員:

英格麗褒曼 (Ingrid Bergman) 飾 凱瑟琳喬伊斯 (Katherine Joyce)

喬治桑德斯 (George Sanders) 飾 亞歷山大喬伊斯 (Alexander Joyce)

瑪莉莫班 (Marie Mauban) 飾 瑪莉 (Marie)

安娜普蘿克雷玫 (Anna Proclemer) 飾 妓女 (La prostitute)

保羅穆勒 (Paul Muller) 飾 保羅杜彭 (Paul Dupont)

萊斯利丹尼爾斯 (Leslie Daniels) 飾 東尼波頓 (Tony Burton)

娜妲莉亞雷 (Natalia Rai) 飾 娜妲莉波頓 (Natalie Burton)

黑白 / 英語、義大利語 / 82分鐘

Viaggio in Italia 02  Viaggio in Italia 03

左圖:凱瑟琳 (英格麗褒曼)參觀博物館中之古代名人塑像。 右圖:喬伊斯夫婦 (英格麗褒曼、喬治桑德斯)於龐貝古城。

劇情介紹

  為處理親戚侯麥遺留之別墅買賣事宜,凱瑟琳與亞歷山大喬伊斯自倫敦前往義大利暫居數日,夫婦原相敬如賓,在新環境中更顯陌生。兩人於飯店酒吧與亞歷山大之友人茱蒂及其同伴保羅等人相遇,邀約晚餐,席間亞歷山大與茱蒂交談甚歡,凱瑟琳略顯不悅,然未表態。

  次日,波頓攜喬伊斯夫婦至侯麥別墅參觀,午餐後,兩人於露台小憩,亞歷山大欲補充飲料,因語言不通與女傭發生誤會,幸得波頓代為解釋。凱瑟琳於日光浴中背誦詩句,提及昔日結識一早逝之年輕詩人,流露懷念之意,使亞歷山大不快,敷衍了事。凱瑟琳向丈夫借車欲外出散心,亞歷山大刻意提及詩人一事,使妻子十分不滿。凱瑟琳前往參觀博物館,眾多古代名人塑像歷歷在目,使其深有感觸。晚餐時,別墅外傳來情侶因醋意發生之爭吵,夫婦問答間似有嫌隙。

  喬伊斯夫婦受侯麥之老友邀約赴宴,期間凱瑟琳與身邊圍繞之許多貴族談笑風生,亞歷山大遂感吃味,成為齟齬的導火線。夫婦兩人返回別墅針對彼此之缺點互相奚落,亞歷山大決定遠離妻子。翌晨,凱瑟琳於餐桌發現丈夫留信,得知其至卡布里島尋歡,遂駕車上街,互別苗頭。凱瑟琳至古希臘遺跡參觀,卻心不在焉,當嚮導介紹至關於愛情的部份,凱瑟琳憶起詩人之作,突感落寞,隨後獨自前往阿波羅神殿,直至夜間仍記掛丈夫。亞歷山大與茱蒂等友人聚會,茱蒂談及自由,並直言亞歷山大因愛而妒。由於該處規定就寢時間,一行人遂離去,亞歷山大護送腳傷之瑪莉返家,兩人約定再見面。

  翌日,凱瑟琳依然駕車出遊,沿途眼見許多攜手之男女及推嬰兒車婦人,突有感觸,參觀維蘇威火山區域之際,即便饒有樂趣,卻不忘拍照欲與丈夫分享。亞歷山大同瑪莉散心,兩人之間似有情愫,直到瑪莉談及丈夫,透露對之感情甚篤,方知誤會。凱瑟琳獨自於別墅中消磨時間,倍感枯燥,波頓之妻娜妲莉提議至一處地下墓穴祈願,凱瑟琳卻望見卡布里歸來之船隻,思夫心切,以身體不適暫時推辭。

  亞歷山大返回那不勒斯,但於酒吧消磨時間,侍者建議一處提供表演之場所,亞歷山大決定前往。離開酒吧遇一妓女招呼,亞歷山大繞回搭載,然而雙方僅駕車漫遊,相談數句。凱瑟琳獨自於臥室牌戲,煩悶不已,聽聞亞歷山大歸來聲響,熄燈佯寐,卻因丈夫遲遲未進房而不禁叫問,然雙方見面仍舊話不投機,凱瑟琳十分失望。

  凱瑟琳與娜妲莉出遊,沿路談及懷孕之婦女,抵達地下墓穴參觀後,凱瑟琳方知娜妲莉之弟於戰爭中喪生,偶爾前來尋求慰藉,並期盼膝下能添子女。返抵別墅,亞歷山大又因凱瑟琳未先行告知而駕車向之責問,並再次提及詩人之名,凱瑟琳忍無可忍,雙方大吵,亞歷山大提議離婚。此時波頓前來,忙道有不可錯過之節目,要夫婦倆務必一看,兩人勉強答應。

  一行人前往參訪龐貝古城,其中某處正進行挖掘,夫婦兩人眼見火山灰中一對遺骸逐漸現形,進而得知是男女各一,思及兩人可能為夫妻,凱瑟琳突然崩潰,決定離開,亞歷山大遂向波頓告辭。兩人雖對遺骸之事產生共鳴,路途仍舊未見交集,齟齬時起。

  喬伊斯夫婦駕車歸去,於車內談及離婚與膝下猶虛等事,凱瑟琳心意動搖,試圖挽救,亞歷山大卻未有改變。行至一處,遇龐大遊行隊伍而無法前進,兩人只得下車步行,此時凱瑟琳明白表示遺憾之意,亞歷山大仍心意堅定,使之憤然。人群忽然推擠,凱瑟琳夾雜其中,無法動彈,漸行漸遠,急忙呼喊丈夫,亞歷山大見狀,連忙進入人群,與妻會合,雙方終於坦承無法離開彼此,歡喜重圓。

Colette  Viaggio in Italia 04  Viaggio in Italia 07

左起:葛蕾德、《二重奏》之1934年法文版封面、1980年中譯版封面。

葛蕾德與《二重奏》

  本片改編自法國作家葛蕾德 (Sidonie-Gabrielle Colette, 1873~1954)於1934年出版的韻文小說《二重奏》(Duo)。但因羅塞里尼無法取得原著之版權,故將劇本作了修改,以求與原著有較為不同的大概,不過從電影的若干情節中,仍然可依稀看出《二重奏》的一些輪廓。

  葛蕾德在台灣的知名度有限,因此始終沒有正式的譯名,另有柯莉特、柯麗特、可莉特、柯莉德、科萊特、葛蕾達等多種譯法,若未詳加留意,往往不知是同一人。即便如此,葛蕾德在歐美極具盛名,曾膺選龔固爾學院院士,獲法國政府榮譽勳章,身後更得到國葬殊榮,被譽為「喬治桑以後法國最偉大的女作家」以及「二十世紀上半葉法國最偉大的女作家」等。

  起初,葛蕾德是在第一任丈夫的鼓勵下開始創作一系列以「克蘿婷」(Claudine)為主角的小說,並掛丈夫之筆名「維利」(Willy)出版,獲得的回響大大超出他的預期。在兩人仳離以後,葛蕾德曾至雜技團表演,累積了豐富的生活經歷,並開始以自己的身份踏入文壇,打開知名度。一次大戰時,她甚至擔任過戰地記者。1920年,葛蕾德憑藉《謝利》(Chéri)一書躋身一流作家之列,她一共出版過五十餘冊作品,其中最為著名的是1945年的中篇小說《琪琪》(Gigi),本作曾數度改編為電影與音樂劇。除了小說、散文之外,葛蕾德也創作戲劇,並曾搬上舞台。

  「葛蕾德的靈感來自感性」(註一),她觀察力敏銳,文筆細膩,擅長描寫女性心理,「用女人的眼睛去觀察女人的心理與感情,並用女人的文章表達出來」,《二重奏》的阿麗絲 (Alice)即為一例。葛蕾德的創作生涯正好與西方第一波女性主義的興盛時間重疊,她本身也算是女性主義者,筆下的女性角色散發著獨立自主的性格,「往往比男性更能適應時代與環境的變遷,調整自己,面對現實勇敢地活下去」(註二),這與女性主義所主張的女性性格與長處不謀而合。

  葛蕾德另一使人景仰之處,是她的努力不懈。西蒙波娃 (Simone de Beauvoir)曾說:「柯莉特變成一個偉大的作家,並不是因為她的天賦或性情;她的筆一直是她謀生的方法,她要求她的筆,一如藝術家要求他的畫具能給他好的作品。」(註三)葛蕾德是西蒙波娃極為推崇的作家,在《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 1949)中,波娃一再以葛蕾德描寫的女性心理與行為作為例證。

  《二重奏》的故事分為兩部份,第一部為〈伉儷〉,第二則是〈姊妹之家〉,前後是連貫的,並有一位貫穿全書的女主角阿麗絲。〈伉儷〉的內容大致敘述米歇爾 (Michel)無意間透過一只信夾發現妻子阿麗絲曾經對其不忠,此後兩人一直處在類似拉鋸的狀態下。藉由葛蕾德針對阿麗絲心理狀態的鋪陳,讀者可以清楚知道她依然深愛丈夫,而外遇事件僅為偶發,早已隨時間消逝,惟米歇爾並未查覺妻子對他的愛與需要,始終被猜忌與妒心折磨,導致最末的悲劇收場。〈姊妹之家〉則始於阿麗絲處理過米歇爾之葬禮,返回巴黎與自己的妹妹們相聚以後。她的兩位妹妹,葛龍布與,各自面對自己的感情問題,而阿麗絲則抗拒著自己始終受米歇爾影響的事實。

  台灣讀者對於葛蕾德的認識,大約始於1970年代初期。胡品清曾在她的《仙人掌》(1970)一書中簡介這位作家,並選譯了葛蕾德作品的幾個段落。經常引用葛蕾德之詞句的《第二性》則於1973年在台發行。《二重奏》由名作家胡品清翻譯,於1980年在台出版,是葛蕾德著作中最早發行中譯本者,其他葛蕾德在台灣出版的著作分別是《流浪女子》(La Vagabonde, 1910)、《青麥》(Le Blé en herbe, 1923)與選譯其短篇小說及另兩位女作家著作的合集《覺醒》。

Viaggio in Italia 08

圖:片末,喬伊斯夫婦 (英格麗褒曼、喬治桑德斯)在擁擠的人群中重新找到了彼此。

演員簡介

  英格麗褒曼 (1915~1982)早在瑞典時期即展現出優秀的演技,曾在《女人的臉孔》(En kvinnas ansikte, 1938)中精彩詮釋整形前後個性迥異的女主角安娜,自然在赴美發展之後,很快便取得了成功。褒曼在她40年代的好萊塢時期留下諸多不朽的名作,例如《北非諜影》(Casablanca, 1942)、《美人計》(Notorious, 1946)等,除此之外,她也曾短暫於百老匯登台演出。褒曼曾藉由《聖瑪麗的鐘聲》(The Bells of St. Mary's, 1945)以及《聖女貞德》(Joan of Arc, 1948)在美國觀眾心中建立起聖潔的形象,卻也因此導致日後她與羅塞里尼的婚外情造成極大反差,進而引發軒然大波。

  「人們在《聖女貞德》裡看見我,便將我視為聖者般的人。我不是。我只是個女人,另一個人類。」(People saw me in Joan of Arc and declared me a saint. I'm not. I'm just a woman, another human being.)

  由於深受羅塞里尼的兩部作品感動,褒曼在1949年寫信對之讚賞,並建議兩人合作。翌年,褒曼在拍攝《荒島怨侶》(Stromboli, 1950)時與羅塞里尼墜入愛河,並因此懷孕,消息傳回美國之後,成為轟動一時的醜聞,甚至有參議員對此譴責褒曼。褒曼與丈夫對簿公堂,離婚後遂停留義大利繼續電影工作,一連拍攝了五部羅塞里尼執導的電影,直到1956年,才以《真假公主》(Anastasia, 1956)於美國復出,並贏得奧斯卡獎。

  喬治桑德斯 (1906~1972)是英籍演員,大學畢業後任職廣告公司時,受一名秘書,也就是將來亦成為名演員的葛麗亞嘉遜 (Greer Garson)建議投入表演工作,即於1929年參與了第一部電影,並開始擔任舞蹈演員。1930年代中期,桑德斯在英國拍攝幾部電影後,即赴美國發展,並在30年代末轉任重要角色,並一連在兩套以小說人物「The Falcon」與「Simon Templar (The Saint)」為主題的系列電影中領銜多次。當時的桑德斯多半在大型製作中出任配角,成本較低的電影則能挑樑演出。

  桑德斯較聞名的電影主要集中在1940年代中期至1950年代之間,當時也是他聲譽的高峰。這段期間內他曾參與了《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945)、《幽靈與未亡人》(The Ghost and Mrs. Muir, 1947)、《霸王妖姬》(Samson and Delilah, 1949)等,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他在《慧星美人》(All About Eve, 1950)飾演的那位靜觀女主角一步步向上攀升的劇評家,桑德斯以此得到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在《義大利之旅》中,桑德斯飾演無意間得知妻子曾為年輕詩人著迷而耿耿於懷的丈夫,由於電影對於女主角的著墨較多,桑德斯的發揮空間相形之下受到擠壓,但他的戲感似乎不在於對白或肢體,反而藉著特寫鏡頭的若干臉部表情,將丈夫的處境與心態流露出來。

Viaggio in Italia 05  Viaggio in Italia 06

左圖:法文版海報。 右圖:西班牙文海報。

淺談本片

  單就片名的字面上來看,電影帶領觀眾進行了一場迷你的義大利之旅,眾多風光包括將近60年前的那不勒斯街景、古希臘遺跡、維蘇威火山等,更難得的是片中變相地記錄了龐貝古城的遺跡挖掘過程。

  《義大利之旅》與《二重奏》的故事差異甚大,不變的是夫妻之間的磨合與妒意,羅塞里尼將原著中丈夫對於妻子單方向的猜忌與嫉妒擴張成為雙方面的,如此似乎更能將兩人對彼此的愛意表現出來。在《義大利之旅》中,凱瑟琳與亞歷山大透過一些微小細節透露他們對伴侶的在乎與愛,促成圓滿的結局,相形之下,葛蕾德在原作描述的感情則較為現實而不堪一擊,阿麗絲深愛米歇爾,但始終如履薄冰地試圖挽救關係並兼顧尊嚴;米歇爾也愛妻子,不過葛蕾德更直接地揭露了男性自尊的脆弱,當他憶及阿麗絲的外遇,憤怒與私心便一再凌駕於愛情之上。

  故事人物慵懶地渡假於南歐,乃至陷入窒息與煩躁之中,本片也以漫漫的步調行進,逐步增添豐富性,引領觀眾進入情節的氣氛內。電影中後段地下墓穴與龐貝古城的參觀,接連帶來兩次漸強的震撼,喚醒銀幕裡外的人們以生命的角度去檢視、經營愛情,並構成了張力。不過,電影以嬰兒車、孕婦們、娜妲莉的祈願與凱瑟琳的省思強調「生育」,不禁又使人聯想起1950年代若干歐美婦女的處境:不斷在家事與生育間循環,人生的層次永遠停留在原地。我想這是電影與原著大相逕庭之處,葛蕾德筆下的女主角並不渴望子女,並充滿獨立自主的意識,以致於返回巴黎時生氣盎然,洋溢奮起的氛圍,而電影減去了原著中姊妹之家的部份,因此女主角顯得傳統許多。

  夫妻間的關係始終是文明的難題。自古人們不斷強調著兩性差異,試圖藉由這種歸納達到一種穩定,實際上卻分化了性別,使它們確實完全地「區別」了。但是似乎不常有人留意到婚姻所以產生許多缺失,原因之一是它的目的在於將「分別」的兩人「重組」,有別已久,調和易乎?當男人與女人已被訓練成完全相反的個體,而兩造都為自己著想時,實際上雙方的距離是非常遙遠的,不僅想法不同,思考模式亦然,難以知己知彼,更容易淪為交相指責,進而成為敵對的怨偶。

  在片中,凱瑟琳埋怨丈夫的自尊心、事業心,亞歷山大則指稱妻子缺乏幽默、過度浪漫,事實上這多半是性別長期分化出來的結果,男人不該擁有的特質歸屬於女人,反之亦然。所以,雙方彼此不滿時,依照自己的想法鑽牛角尖,反而無形間與伴侶漸行漸遠。幸而凱瑟琳與亞歷山大的這些情緒仍未超越他們對於配偶的愛,因此兩人的愛在遊行分散時找到了傾瀉的出口。

  夫妻之道、愛情之道,或許不在治標式的磨合,何不想想治本呢?與其強調男女間的差異,再勉勵情侶與夫妻學習彼此忍讓以使關係長久,不如正視男女間的共通性,並且將之發展。其實兩性間的差異可以是很小的,如此男女無論在何種關係下都能更融洽地相處。誰說愛情需要如戰爭,婚姻需要諜對諜呢?

(註一) 新潮文庫編輯部,〈葛蕾德的寫作生涯〉,《二重奏》頁7,志文,1980年12月
(註二) 楊美惠,〈探索女性心靈奧秘的柯麗特〉,《覺醒》頁83,爾雅,1990年11月
(註三) 桑竹影譯,《第二性-女人》第三卷「正當的主張與邁向解放」,頁103,晨鐘,1984年5月七版

Written by Evancefree counters

更多英格麗褒曼主演的電影

《女人的臉孔》(En kvinnas ansikte, 1938)

歡迎閱讀其他文學改編電影介紹

三面夏娃 (The Three Faces of Eve, 1957)
(原著:薛克本、柯烈克里《三面夏娃》)

瑪咪姑媽 (Auntie Mame, 1958)
(原著:派崔克丹尼斯《瑪咪姑媽》)

娃娃谷 (Valley of the Dolls, 1967)
(原著:賈桂琳蘇珊《娃娃谷》)

毒姬 (Il tuo vizio è una stanza chiusa e solo io ne ho la chiave, 1972)
(原著:愛倫坡《黑貓》)

私生活 (La race des 'seigneurs', 1974)
(原著:馬赫索《克麗西》)

未曾許諾的玫瑰園 (I Never Promised You a Rose Garden, 1977)
(原著:海納格陵《未曾許諾的玫瑰園》)

 

arrow
arrow

    依凡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